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崇明政要

崇明政要

春月如归,以弦而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0-23 09:08:18点击:28
“冬去春来浑不觉,离未及别,飞花时节,昏晓相隔……”静谧清越的古琴声、浑厚的男低音,如长者娓娓道来。日前,学习强国上一首崇明原创古风抗“疫”琴歌作品,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这首琴歌作品叫作《风月同天》。视频中的古琴演奏者是中兴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名叫杜思睿。


疫情期间,杜思睿看到导师杨赛为抗疫创作的诗词《风月同天》。“同是长江边上客,不怕潮来万里雪……”歌词向疫情中的逝去者致哀、向逆行者们致敬,并用春景描写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顿时,很多情绪涌上了杜思睿的心头,她深受感动。“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趁着这份感动,她想把诗词用琴弹出来、用歌唱出来。于是,邀请作曲专业的同学林啸天,以及声乐专业的曹艺潇(杜思睿的先生),以诗词《风月同天》为基础,联合创作了弦歌作品。


“这次创作,不同于传统琴歌,不仅要体现乐器本身的特点,还要作为人声旋律的陪衬,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要让古琴原本单旋律的乐器,弹出如钢琴般有持续低音的和声,但又不能失去古琴原有的韵味。还要在仅有的音位上,让泛音听上去余音悠长。”在创作的过程中,杜思睿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她反复琢磨,花了一个礼拜,把主旋律定了下来。


杜思睿的丈夫曹艺潇师从廖昌永,是专业的演唱家,他支持太太的创作想法,十分乐意为歌曲献唱。他对着录音一遍遍调整唱法,用浑厚的男低音深情吟唱。“在演唱第一版的时候,我发现只有致敬的情感,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疫情期间,有不少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英勇牺牲,还应该有致哀的情绪在里面。”他们连夜修改,于是有了现在的第二版《风月同天·惜时》,里面同时融入了致敬和致哀的情绪。


杜思睿是台州黄岩人,她是台州市唯一一位古琴研究生,也是2000年以来,全国第一个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古琴的最高学历就是硕士)。去年,杜思睿入职中兴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了单位第一个音乐专业的人。


由于疫情期间单位活动室关闭,她便借四楼的阅览室做琴房,每天上班搬琴到四楼,下班再把琴搬回去。因为家里有两个宝宝,每天哄他们睡着后,深夜开工录制,经常剪片子到凌晨。创作期间,小岛春色已露,杜思睿便和先生用航拍器,记录下崇明岛的美丽春景,融入作品中。“很庆幸我来到崇明工作和生活,这里环境优美,是真正的生态岛,我觉得弥足珍贵。”


巧的是,作品发布当天上海宣布全面复工。“祖国安好,夫复何求?能用眼下初春的景色提醒大家牢记这一天,能用琴声和歌声,向在疫情中逝去的英雄们致哀、向逆行者们致敬,我觉得很有意义。”杜思睿说,通过创作新琴歌,她发现古琴可以有新的弹奏思路,可以不同于传统又不失古味,她希望未来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崇明岛创作更多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https://www.chongmingkaifaqu.com/xinwenzhongxin/zheng/4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