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崇明开发区

崇明开发区

浦东史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6-05 07:30:01点击:36

第一篇自然地理

概述
张江、孙桥地处浦东新区腹地,乃长江南支口冲积平原之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东南略高,西北稍低,平均海拔4米左右。土壤以黄泥为主,潮沙、堆叠土次之。域内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河网纵横交错,淡水资源丰富,既利农耕,亦利渔牧,堪称江南鱼米之乡。
域内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光照充足,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历史上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雨涝、干旱、寒潮和冰雹等。
境域自宋初(960年)已设乡、里之治和保图界划。迄今已逾千年。开埠之初,镇域内虽属长人乡地域,然人口尚不足千户。几度变迁析并,至2001年底张江、孙桥“撤二建一”,境域面积为42.01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张江原有的自然地貌有了很大改变,由原来的农业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内、外环线间城市化地区的一部分,早年阡陌相连的广袤农田和星罗棋布的农舍民房已被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华屋所替代。
第一章地理地貌
第一章地理地貌第一节地理概况
张江镇位于北纬31°12′,东经121°38′。地处长江三角洲剑突东缘、长江口南岸,踞上海市浦东新区腹地。它东毗唐镇、川沙两镇,西邻花木镇、北蔡镇,南以沈家漕与南汇区横沔镇接界,北与金桥镇相连。镇域东西跨度约8.5公里,南北纵深约8.2公里,面积42.01平方公里。镇党政机关驻地张江路576号。
张江镇近江濒海临市区,水陆交通通畅便利,川杨河、吕家浜横亘东西,马家浜、横沔港纵贯南北。龙东大道、高科路、华夏路穿境而过,外环线紧依张江镇东、南两边。塘川线、沪孙线等20余条客运线途经镇域。地铁二号线车站设于张江集镇西隅,相距浦东、虹桥两机场各20公里,境内有专线班车可直达浦东国际机场。
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对发展农业条件良好。90年代以来,随着浦东的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不断征用,耕地逐年减少。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相继落户建成,2002年底,张江镇全部耕地面积仅剩736公顷。
第二节地形地势
全镇境域图形似雄狮跃搏状。地势低平,平均高程3.76米,地貌差异微。川杨河北,东南高,西北低。但落差不多,海拔3.5~5米的占77.5%,西北部最低处为2.4米;川杨河南,东高西低,以横沔港为明显界线。横沔港东7个村高程点在4.2米,最高点4.6米;横沔港西6个村,最高点3.8米,最低的韩家荡在3米左右(后经吹泥改造低田,地势略有升高)。
第三节水土面积
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对张江、孙小桥两地面积测量结果,两地水土总面积为63028.63亩(合42.019平方公里),占川沙县总面积(708285.93亩,下同)的8.90%。其中陆地面积53301.94亩,水域面积9726.69亩,分别占两地水土总面积的84.57%与15.43%。两地可耕地面积34965.71亩,占两地陆地面积的65.60%。

附:1982年,孙小桥地区水土总面积34345.53亩(合22.897平方公里),占川沙县面积的4.83%。其中陆地面积28469.91亩、水域面积5875.62亩,分别占本地区总面积的82.89%与17.11%。全乡量算耕田面积17843.43亩,占本地区陆地面积的62.67%。

1982年张江乡各大队水土面积基本情况表

队水  土  总  面  积水  面  面  积耕   地   面   积亩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亩占各自
总面积%总  耕  地其中:集体耕地量算亩量算亩各
占总面积%年报亩量算亩年报亩张江乡2868319.12100385113.41712359.7147031556413658伟丰29331.95510.2349616.9157962.3128514281198益丰14480.9655.0524116.690762.6791835741江东24401.6278.512028.3138856.9128912521184瞿家24191.6138.4337115.3125852.0114811231066团结33592.24011.7137411.1227067.6190620781770杨镇16721.1165.8324814.8104162.3994936917三联17181.1455.9924814.4105361.5982962918新康19431.2956.7730715.8115659.5107810511009新茂25071.6718.7430012.0180171.8134313591256(续表)乡

队水  土  总  面  积水  面  面  积耕   地   面   积亩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亩占各自
总面积%总  耕  地其中:集体耕地量算亩量算亩各
占总面积%年报亩量算亩年报亩新盛43352.89015.1151711.9269962.3213724831981建中17971.1986.2727515.3107759.9732979675八一21121.4087.3627212.9119456.510181070943第四节土壤土质
一、土壤成因
境地属长江口冲积平原。其成陆主要为长江入海口,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起来,日积月累,泥沙堆叠露出水面而成。以后人们生息其上,长期耕种,逐渐形成现在的土壤。境内土壤母质不是直接由本地岩石风化后形成,而是别处成化土壤由水挟带流转堆积而成的冲积土。其特点是土层深厚,表层下中、底层也含各种矿物质、有机质等丰富养料。
二、土壤类型与分布
据1983年8月第二次野外土壤普查,镇域土壤可分三个土属,含六个土种。
冲积土母质类型虽不复杂,但深受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各地段分布很不一致,土壤区域性分布的规律性也很明显。由于成土时河流的冲积改道形成的微度起伏的地形,又使水文条件发生差异。各不同地形部位承受不同流砂壤质和交互沉积,形成土壤个体类型相互交错分布。随着人为耕作、施肥、排灌、土地平整、吹泥改造低洼地的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性状,而且使土壤类型的分布较为复杂。

#p#分页标题#e#

张江(含孙桥)地区土壤分类面积、分布地区表
土属土种名称面积(亩)%名称面积(亩)%主要分布地区黄泥24830.774.32黄泥头24830.774.32伟丰等11个村,韩荡等13个村及孙桥园艺场潮沙土1030.83.08潮沙泥221.40.66伟丰、建中村的部分沙泥441.81.32江东、新盛村的部分夹沙泥367.61.10杨镇、新康村的部分(续表)土属土种名称面积(亩)%名称面积(亩)%主要分布地区堆叠土7545.722.59堆叠土697.12.09伟丰、新盛村的部分吹泥土6848.620.50伟丰、江东、新茂、新盛、建中、韩荡、庵东、秦镇、劳动、沔北、十村及孙桥园艺场等三、各类型土壤之特征、成分
(一)黄泥土种属潴育型水稻土。土体以褐、棕褐色为主,土质较粘细,在镇域内各土种中,肥力相对较高,保水、保肥力较强。由于发育时间较长,故熟化程度高。土体发育深厚,层次较明显,有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按孙桥地区114只剖面统计,其中耕作层平均厚度为13.94厘米,犁底层平均厚度为8.75厘米。以耕作层言,一般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9%,含氮平均0.146%。总孔隙度为53.57%,毛管孔隙度40.07%,非毛管孔隙为13.5%。耕性为迟发型,如种水稻、棉花,若前期施肥或管理不当,往往引起发苗迟,分蘖慢。对作物有“不易发小苗”的特点。如掌握此特性,注意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微结构,可达稳产、高产。黄泥头是境内最多的一个土属,亦是较理想的土种。
(二)吹泥土为吹泥淤积而成的砂质土壤。缺少胶体物质,土体剖面无层次出现。土壤耕作层厚度为16.57厘米,耕作层以下还没有形成犁底层,保水、保肥力弱。但爽水性强,一般适种旱性作物。由于有机质易矿质化,故养分释放快,腐殖质积累少,一般有机质含量为2.06%,含氮0.121%,速磷12PPM,速钾132PPM。因缺少腐殖质,故PH值偏高,为碱性。总孔隙度为52.27%,毛孔隙度为47%,非毛孔隙度为5.27%。由于土种孔隙度多粗孔、中孔,易通爽水,肥料吸收快。然而养分易流失,对作物有“易发小苗”的特点。故须掌握看苗施肥,“少吃多餐”,以防养分流失,引起作物贪青迟熟或后期早衰。
(三)堆壤土剖面构型无层次出现,质地有轻有重,石灰反应有强有弱。堆壤土种养分含量偏低,又无犁底层,一般适宜种旱性作物。
(四)潮泥剖面构型为A·P·B,属江海冲积母质,质地一般以中壤为主,土体发育层次分异不很显著,B层内有明显的石灰结核。质地通透性能好,易耕,宜耕期长。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为2.2%,含氮0.148%,速磷28PPM,但保肥一般,雨后易板结,水分蒸发快,应注意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量。
(五)沙泥土属江海沉积母质,质地为中壤或轻壤。土体下部有明显石灰反应,耕层平均厚度为13.5厘米,犁底层厚度为10厘米,通气透水性能较好。养分含量较低,一般有机质约1.8%,含氮0.13%,速磷28PPM。土壤疏松易耕,宜耕期长。但由于胶体性弱,吸附力差,养分释放快且易流失。肥劲不长,施肥应“少吃多餐”。
(六)夹沙泥属爽水型水稻土,剖面构型为A·P·B,发育于江海冲积母质上,质地较轻。由于长期淹水耕作,形成较明显的发育层次。土体一般为棕色,下部有较明显的石灰反应。内部通透性能好,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2.3%,含氮0.172%,速磷26.29PPM,物理性土壤容量每立方厘米1.27克,总孔隙度为52.11%,非毛管孔隙13.4%。耕作性能好,因质轻,宜耕作期也长。整个土地水气协调,耕作属早发型,但须注意施肥原则。掌握苗期轻,中期重,后期视苗“情”补施。

张江(含孙桥)地区土壤理化分析分类含量情况表
土壤分类理  化  分  析孔  隙  度土属土种有机含量含氮量速磷速钾总孔隙度毛管
孔隙度非毛管
孔隙度黄泥头黄泥头2.29%0.146%53.57%40.07%13.5%潮沙土潮沙泥2.2%0.148%28PPM沙泥1.8%0.13%28PPM夹沙泥2.3%0.172%26.29PPM52.11%38.71%13.4%堆叠土堆叠土偏低偏低吹泥土2.06%0.121%12PPM132PPM52.27%47%5.27%第五节河流水系
张江镇河流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大小不下百余。1983年,全乡水面积9725亩(6.4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5.43%。河道总长度为405.1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河道长度为9.64公里。
川杨河川杨河是为横贯整个浦东新区东西的境内第一大河。川杨河切割镇域将张江镇分成南北两片。川杨河为人工开凿,于1978年和1979年分两期施工完成。其东出三甲港水闸入长江口,西经杨思港水闸通黄浦江。流经川沙、唐镇、张江、北蔡、三林等五个镇,全长28.77公里。本镇境内西起长浜(白莲泾张江支流),经新盛、伟丰、益丰、十村、环东等五个村,东至曹家沟口,长7.68公里,约占全长的四分之一。
川杨河河面宽平均60米,建有桥梁29座,西端建有杨思港船闸和节制闸,东端建有三甲港节制闸,达国家六级航道标准,可通航100吨级单船。与随塘河、浦东运河、马家浜等33条南北河流交汇,形成以川杨河为骨干的水运网,提高了“引、蓄、排”能力。
马家浜马家浜是浦东新区南北向干流,纵穿境域而过。南经川杨河通横沔港,北至沪东造船厂入黄浦江。全程流经张江、金桥、洋泾(现属花木)三镇,长11.8公里。境内北起界沟浜,交吕家浜、川杨河,南止陆家大桥南堍下长浜闻家湾口。沿途经团结、八一、瞿家、建中、伟丰五个村及张江镇老街西市,长4.8公里,占全长的近二分之一。
马家浜河面宽25米,河上建有大、小桥梁21座,通航能力40吨级。
横沔港横沔港处镇域南部,南北向潮汐河。南接南汇区横沔港,北至川杨河与马家浜对接,长4.02公里。沿港流经新丰、沔北、中心、劳动、十村等五个村和孙桥镇,通航能力为20吨级。横沔港自南阳界港北流,东通小五灶港,三灶港、四灶港;西通牌楼港、殷家浜等,是浦东新区中部南北向历史河道。
三灶浜三灶浜又名三灶港(或小三灶港)。处于境域东南,东西流向。东起川沙护城河,西通横沔港,全长6.65公里。镇域流经环东、中心、劳动三个村,长3.4公里,占全长的二分之一。此港曾为西运盐河八团运盐支渠,十八灶门港之一。自川沙县城顺三灶浜经横沔港转入长浜白莲泾至黄浦江,为川沙至上海的水路通航要道。50年代曾有班轮通航于沪川两地之间,通航能力为20吨级。90年代,由于川沙集镇改造,城内之三灶港已填平。
吕家浜吕家浜吕家浜是浦东新区中部东西向老河,位镇域北部横贯东西。西起白莲泾港东流折向东南牛角尖湾口,流经新茂、新康、八一、建中、瞿家、江东六个村,穿张江集镇与马家浜交汇,再东越唐镇、王港至浦东运河。境内长5.8公里,占全长的二分之一。通航能力20吨级,经90年代多期整治改造,已成为境域内的景观河道。
创新河创新河南北向,居镇域东部。南起川杨河,流经益丰、伟丰、江东、瞿家、团结五个村,北至界浜,长4.4公里。1977年、1978年分两年开挖而成,命名创新河。通航能力20吨级(90年代已断航)。
殷家浜殷家浜东西向,处镇域西南。西接南汇区境内汤基港,东通横沔港。流经钱堂、韩荡、劳动三村,全长3.8公里。
黄家浜黄家浜东西向,处镇域西北。东起马家浜,经八一、新康、新茂、西止于三八河。长3.5公里。1975年又疏浚,通航能力20吨级。因市政工程建设,至2002年张江境内河道仅剩百米。
长浜长浜白莲泾张江境内之支流。西端起于新茂村东牛角尖湾口,北与白莲泾港、吕家浜、三八河岔口交汇。蜿蜒曲折流向东南,经新盛村与川杨河相交,南止于长浜西尽头,全长2.6公里。旧时,自川沙城到上海,长浜为必经之道。1964年,自牛角尖至乐安镇(今孙桥镇)段有较大规模的疏浚,通航能力20吨级。
向阳河向阳河南北向,处镇域西南。北接长浜,经三八河、洋泾港通黄浦江。南达沈家漕。沿途与小张家浜、殷家浜等相交,全长3公里。通航能力20吨级。
顾家浜顾家浜东西向老河道。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载:“东至护塘(钦公塘)过潘家桥(今花木镇境内)西入白莲泾。”中段(唐镇、张江两境内)因开新河先后淤塞,现存东西两段。西段西起咸塘浜,东至三八河,流经花木境内,长2.52公里;东段,西自唐镇境界,东至奚家村东北,流经王港(唐镇)、合庆两镇,长6.32公里。东西两段均可通航20吨级船只。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后,因填河筑路。至2002年,河道仅剩不足百米。
界沟浜界沟浜东西向,处境域西北缘。西起三八河,流经花木境域,转入镇域内经杨镇、团结村交马家浜,东止创新河。全长4.29公里。通航能力20吨级。浦东开发开放后,因市政建设而填埋消失。
第二章气候气象
第二章气候气象第一节季节(节气)
张江处长江三角洲东缘,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受季风环流及冷热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气候各异。以每年农历自五月至九月从海洋吹来的暖湿东南风最多,谓夏季风,风盛期暖空气北上势大,气候显湿热;自十月至次年四月从内陆吹来的干冷偏北风居次,冬季风盛行期,冷空气南下频繁,气候较干寒;只有季风交替不长的春秋两季,温度比较适中,但多阴雨。仅五、十月例外,天气少变,常连续晴好,或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或天青云淡,秋高气爽。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凡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至22℃为春季或秋季。依此划分,境内冬夏季长,春秋季短。1959年至2002年的四十余年中,相关年份各月逐日平均气温统计,大致划分如下:
春季:一般4月上旬至6月上旬,约66天;夏季:一般6月中旬至9月下旬,约112天;秋季:一般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约66天;冬季:一般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约121天。90年代后气温变暖,夏季增长,秋冬季相应缩短。

#p#分页标题#e#

1959年至2002年部分年份各月逐日平均气温(℃)

年12345678910111219591.95.69.913.518.022.828.128.123.218.412.57.419621.75.58.112.318.022.927.927.324.018.212.16.319671.83.78.513.318.923.927.728.923.618.212.71.719724.92.67.813.017.922.826.326.522.017.011.66.219771.42.89.115.117.823.127.826.023.919.612.08.819823.74.78.713.120.422.526.227.022.919.413.55.419874.85.87.612.917.822.026.627.922.319.313.45.4(续表)月
年12345678910111219924.55.88.013.919.122.027.126.723.717.011.17.719973.86.010.314.721.624.427.027.322.918.913.67.820026.78.012.816.619.224.927.226.924.419.212.57.6平均3.55.09.113.818.923.127.227.323.318.512.56.4
节气表示气温、降雨、四季变化、农事特点。全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二个节气,共二十四个农时季节。如:“春分”、“秋分”是表示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和“冬至”是表示炎热夏天和寒冷冬天已经到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春、夏、秋、冬的开始;“雨水”是表示多雨的开始。“惊蛰”表示蛰伏冬眠的昆虫初闻雷声而惊醒;“清明”、“谷雨”表示气温渐高雨水增多,正是农作物播种季节;“小满”、“芒种”表示农作物接近移植栽培的时候;“小暑”、“大署”表示夏季最热的天气;“处暑”、“白露”表示夏季最炎热的天气将要结束,草木上会有露珠凝结;“寒露”、“霜降”表示深秋天气逐渐寒冷,会有浓霜出现;“小雪”、“大雪”表示到了冬季,将有下雪天出现;“小寒”、“大寒”表示冬季最冷的时节。
每年农历三月至五月为春雨期,石榴花盛,雨季开始。暖湿空气南来与冷空气于此交汇,进退激荡或北移、或南下,阴雨无常,雨量虽不大或间续,但雨日较多。梅熟时节,天气渐闷热潮湿,通常可近月或月余,梅雨期或迟或早,一般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始,六月底至七月中旬止。锋面雨因平原地形单一,故地区差异较小。出梅后渐趋炎热,午后多雷暴雨,年均约30次,每次雨时虽短促,雨量却偏大,各地区雨情相差较大。
六至十月间台风偶会袭击,以七、八月出现的可能性与威胁性最大,九月次之,十月为终止期。风源起于东经135°、北纬17°的太平洋洋面上,路径通常先向西北、转北,后向东北推进,持久期不长,但遭袭击时常伴有暴雨,最大风力可达12级。
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有寒潮侵袭,强冷空气月均约1—2次,小股弱冷空气约6天一次。侵袭时往往天阴有雨雪并伴有大风,温度急降,夜晚带有霜冻。由于低纬度,且近海,二三天后即可回升。
第二节日照
一、日位
张江镇位处北纬31°12′、东经121°39′,夏至前后半年间,太阳直射辐度强,地面光能效应大。夏至日出、没时分为4时53分~19时05分,昼长达14小时又12分钟;冬至日出、没时分为6时50分~16时58分,昼长仅10小时又8分钟。
“两至”间昼长最大时差4小时又4分钟,昼长长短明显;夏至前后半年,除云量等因素外,光照时间较长。加上直射强,光照百分率相对高,地面积热效应数值大。
二、日照时
张江地区自1950年至2002年的五十余年中,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35.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3%,年均每天日照时5.56小时。历年中,总日照时最多年份为1978年,达2442.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最少为1952年,计1696.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最多最少两年总日照时相比,差值达746小时。
综衡历年来逐日平均日照时,以夏半年,即夏至前两月、后四月(5至10月)合均总日照时较多,各月平均日照时都在160小时以上。其间虽夏季风盛,湿润多雨,雨量占全年的65.3%(4至7月占全年70%),然相对晴昙天气亦不少。且夏半年内太阳垂直高度角较高,直射幅度大,日出日没地平线方位角度高,日出至日没时间长,故比冬半年相对日光照射强、日照时长。其间尤以7、8两月日照最强、最多,分别为241.7小时和258.8小时,日照百分率分别为56%和63%,年均日照时分别为7.8小时和8.4小时。夏半年充足的日光照射是促使农作物旺发的先决条件。
第三节温度
一、气温
张江镇常年平均气温15.5℃,低于市区0.2℃,90年以代来略有升高。1983~2002年的20年中,平均气温高于17℃的有1998年、2002年,分别为17.3℃、17.2℃;低于15.5℃的有1984年、1986年,分别为15.3℃、15.2℃,年际差值较大。如按年均气温±0.5℃以内(即15.5℃~16.5℃)作为正常年,高于或低于数值作为暖年或冷年,1983~2002年的20年中,正常年为13年,暖年为5年,冷年为2年。

#p#分页标题#e#

1983年~2002年镇域内年平均气温对照表
年份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平均气温(℃)15.615.315.515.215.515.515.616.015.715.6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平均气温(℃)15.516.815.815.816.517.316.317.017.017.2
1959年至2002年,综合历年年均最高气温以1961年的20.2℃为最高;年均最低气温以1969年的11.6℃为最低。自1934年至2002年,近七十年中,极端最高日气温以1934年的40.2℃为极(7月12日)、1953年的38.9℃为次,超过38.0℃的还有1966年(8月6日)、1978年(7月5日)、1983年(8月1日)、1995(7月20日、9月7日)、1998年(8月某日)。极端最低日气温以1977年的零下11℃(1月31日)为极,1940年的零下10.5℃(2月3日)居次,低于零下9.0℃的还有1963年(11月25日)、1967年(1月16日)、1977年(12月17日)。近10年来(1990~2002年)极端最低日气温是1991年零下7.5℃(12月29日)。
1950年~1983年,气温高于35℃的日数,年均为4.5天;低于0℃的日数,年均为39天。1950年~2002年,气温高于35℃日数最多的年为1953年,达42天;其次为1971年,达16天。气温低于零下5℃日数最多的年为1963年,达25天。
1950年~2002年综衡各月平均气温,4~11月各月分别高于10℃;5~10月各月分别高于18℃;6月至9月各月分别高于20℃;7、8两月最热,分别为27.5℃和27.4℃;1、2月两月最冷,分别为3.4℃和4.5℃。
全年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有232天;高于15℃的有183天;高于20℃的有125天,平均无霜期230天。
二、地温
1959~1983年,历年土表平均地温为18.7℃;最高年份1978年为20.2℃;最低年份1980年为17.1℃。年际最大差距为3.1℃,比气温的年际最大差距(1.9℃)偏高1.2℃。地面最高温度,历年平均为31.4℃,比年均最高气温偏高12℃;地面最低温度平均为10.9℃,比年均最低气温12.3℃偏低1.4℃;平均地面温度0℃以下的有66.6天,零下5℃以下的有16.6天。地面极端最高温度1966年8月7日为67.8℃,地面极端最低温度1963年的1月23日与2月4日均为零下13.8℃。
第四节降水
一、雨日
1950~1980年三十年间平均雨雪日为132.9天,占全年365天的36.4%。期间,以1954年的雨日161天最多,占年总日的44%;1971年的雨日103天最少,占年总日的28%。最长连续降水日为1980年2月29日~3月14日,连续下雨15天;最长无雨日为1974年11月9日~1975年1月13日,累计66天不下雨。
历年月均降水日11.1天,超过11.1天的有3、4、5、6、9共五个月;以1954年7月降水日最多,有24天;全月无雨雪的有1974年12月和1979年10月。
二、雨水量
全年雨水充沛、调匀,据乡气象哨提供1950~1979年资料,三十年间年均降水量为1124毫米,年际超过和低于此数的各为15年;此年间,丰水年份最多达1477毫米,枯水年份也有728.1毫米,丰、枯年与平均量比各±30%~35%。
近10年间(1993年~2002年),年均降水量为1309.5毫米,比常年平均多二成。以1999年的年降水量1775.6毫米为之最,1994年的年降水量866.6毫米为最少。1959年以来的四十余年间,持续雨日长,降水量最高是489.6毫米(1991年5月19日~7月13日,累计雨日38天);一天降水最多的是2001年6月23日,日降水量306.7毫米。
历年各月月均降水量为97.5毫米,其中4~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6、9两个月雨水量最多,前者为163.9毫米,后者为161.7毫米,两月合计量占全年(年均量)的30%,也等于10月至次年3月共6个月的合计量。而7、8两个月雨水量则显者偏少,降水分配成马鞍形(六九高、七八低)。7、8月内日照强、气温高、蒸发大、形成明显伏旱,几乎年年如此,极少例外。10月后降水指数成倍减少,直至次年3月。如连续秋雨,雨日虽多,但雨量不大,接连秋旱却不少。

#p#分页标题#e#

1986~2002年镇域内年降水量、雨日,连续降雨(无雨)及其最多、最少值统计表
项目年总降水量(毫米)年降水日数(天)最多最少最多最少最长连续降水
(天)最长连续无雨
(天)数量1775.6866.61441061240年份(日期)1999年1994年1990、20021995年1998年
1月7日~
1月18日1994年
6月30~
8月8日
第五节灾害
张江镇地处长江口近东海,受季风影响,冷暖气候变化复杂,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雨涝、干旱、寒潮、高温湿热和冰雹。每年7~9月,是台风汛期,也是严重旱涝灾害多发季节。因强气流的交替作用,亦常受雷暴雨、冰雹和龙卷风袭击。80年代后,随着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沿江沿海的大控制,特别是川杨河水利枢纽的建成,增强了镇域内的抗灾排涝能力,基本消灭了旱灾。
一、干旱、雨涝
(一)干旱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夏,大旱,河涸为路,凿井,沟底得水,咸浊且臭,是岁大饥。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夏极旱,农田龟裂,作物枯死,河枯。
民国23年(1934年)大旱,7~8月,35℃以上高温有48天,蒸发量比常年高66%,从7月23日到9月3日连续43天无雨。棉粮受损。
1953年,大旱。从7月到9月连续60余天无雨。
1967年7月23日到9月9日,49天滴雨未下,干旱严重。
1969年9月下旬至1970年2月中旬持续150天,秋冬连旱。
1970年10月1日到11月24日,55天内下雨量仅14.08毫米,秋旱严重。
1971年10月5日到12月23日,持续80天仅降雨10.4毫米,日照达487.7小时,严重干旱,影响秋播。
1973年至1974年,秋冬连旱,百日无透雨,80天滴雨未下。
1987年,春旱。3月8日~4月15日,连续39天未降雨。
1987年,冬旱。从11月27日到次年1月20日的54天间,降雨7.16毫米,是近115年以来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冬季严重干旱。
(二)雨涝
明正统九年(1444年),洪涝风潮。此年秋,长江大水,太湖泛滥,又遇台风高潮,遭遇特大洪涝风潮。同年七月十七日,大风拔木毁屋,大雨昼夜不息,江河涌涨,平地水深数尺,死者无数。
明万历十年(1582年),七月十三日,暴风雨,大涝,棉稻无收。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六月起,暴雨迭起,昼夜不息。七月又值海潮大汛,圩岸海塘决口破围,平地水深二尺余,全境田地淹没,庐舍倒塌无法计算。
清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十六日黎明,东北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午后飓风拔木扑屋,声似雷鸣。平地水深三四尺。禾稼尽烂,饥民求乞他乡,所弃子女,死亡不计其数。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潮位高达5.55米。八月初二,夕阳西下时出现黄色云雾,入夜飓风骤起,暴雨如注。
民国10年(1921年),8月、9月连续大雨,雨量超580毫米,涝灾波及全镇域。
民国20年(1931年),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五日),飓风忽至,风狂雨急。是年,全市郊大风、大雨连绵不断,域内田地淹没,房屋倒塌,受灾严重。
1949年7月24~25日,强台风,暴雨,大潮袭击境内。最大风速25米/秒(10级),极大风速39米/秒(12级)。25日的最大降雨量达148.2毫米。受台风、暴雨、大潮影响,张江、孙桥两地大批农田被淹,但有无人员伤亡已无考。
1949年9月29日~10月5日,北蔡区殷浜乡(孙桥地区)7天内下雨320.6毫米(大到暴雨共6天),地处低洼的韩家荡内(韩荡、钱堂、劳动村)一片汪洋,是年粮食颗粒无收,其余地区粮棉严重欠收。
1951年7月11~17日,连续降雨,雨量达115毫米。北蔡区殷浜乡低洼地区域(韩荡、钱堂、劳动村),被淹土地达2000余亩。
1961年5月21日~6月15日,张江、孙小桥地区持续降雨20天,总降雨量达253.8毫米,影响油菜收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油菜籽普遍出芽而采取淘洗、烘干的现象。
1962年7~9月,受4次台风袭击,张江地区农田被淹,房屋进水,低洼地区(新盛、伟丰等大队)水深达1米多,农作物严重减产。
1963年7月,台风、暴雨、海水倒灌,张江低洼地区(新盛等大队)一夜间顿成“泽国”,淹没田地房屋无数,户不冒炊烟,2.5吨船只可撑至家门口,庄稼大幅减产。当年棉花亩产56.7斤、油菜籽44斤。9月12~14日,受12号台风侵袭,孙小桥地区最大风力达11级,台风加暴雨,降雨量达280毫米。又遇毗邻的南汇境内大水倒灌入境,以致水位猛涨,高达3.95米,低洼地区水深达0.66米,全乡有168户农民房屋、9334.5亩农田受淹,58个生产队集体仓库不同程度进水,造成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水灾。
1966年6月25日~7月12日,累计降雨324.6毫米。7月9日晚上和10日白天降雨量达101.4毫米。张江大利荡地势低洼,受灾面积达400亩,水深达20~50厘米。
1986年8月12日下午,张江乡出现特大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达103.1毫米,属历史罕见。
1989年4月28日,孙小桥乡普降暴雨,雨量达87.9毫米。超过历史上4月份降雨量最大的1959年4月11日的73.2毫米,成为自1874年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的115年间,4月份最大日降雨量。
2001年6月23日,“飞翼”台风夹带暴雨侵袭镇域,降雨量150毫米。
2001年8月5~6日,因受热带低气压影响,特大暴雨和龙卷风袭击两镇。5日20时至6日20时,张江镇雨量达250毫米,孙桥镇降雨量高达306.7毫米,超过本地区有气象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由于环东二大道、磁悬浮等市政工程建设给地区水系带来较大影响,造成农田、企业、居民住宅进水受淹。其中,农田受淹5116亩,21家企业(包括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温室大棚等)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2003年8月10日18~20时,受地面低气压和高空低压槽共同影响,张江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降水量达96.2厘米。受其影响,张江部分道路积水40~50厘米。
2003年9月18日14时30分~16时,受地面低压倒槽和高空切变线共同影响,张江地区普降暴雨,降水量最大达83.4毫米。暴雨造成御桥垃圾焚烧厂内及张江种子场附近40户居民家中积水20厘米。雷击导致张江(孙桥)地区供电线路跳闸停电。
二、台风、龙卷风
(一)台风
元大德五年(1301年)七月初,飓风怒潮,屋瓦飞入空中,继而被潮水卷没,人员死伤无数。
民国4年(1915年),7月27日、28日,两天两夜风潮,新旧圩塘被海潮冲损。
民国28年(1939年),7月12日,强台风袭击全县,风力达12级以上,另遭暴雨,镇域内境成灾。
1956年8月1日、2日,强台风伴着暴雨袭卷而至。最大风速30米/秒,瞬时极大风速达34米/秒。受台风暴雨的夹击,冲毁海塘43处,镇域内死1人、伤73人,财物损毁严重。
1981年8月31日下午,遭14号强台风袭击,沿海最大风力11级,又值大潮汛,9月1日凌晨1时30分,最高潮位达5.64米,为有史载以来之最。为顾全大局,确保市区安全,张江公社开闸纳潮,因而造成农田受淹,并有部分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
1997年8月18日至20日,受11号台风影响,张江、孙桥两镇普降大雨。最大风速达26米/秒(10级)。8级大风持续42小时,10级大风持续4个小时。降雨集中在18日下午~19日8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又正值高潮汛,但由于防患于未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经济损失。
(二)龙卷风
1956年9月24日中午12时至14时,龙卷风先后由南汇县横沔朝西北方向旋卷入川沙县境,袭经殷浜(孙桥沔北、韩荡、秦镇等村)、新桥(张江新盛、新茂、新康等村)、杨桥、勤农5个乡及当地驻军营房仓库单舍,“龙尾”直扫至市区杨浦区,风道宽166米。据载是日晌午,乌云密布,雷声轰鸣,气旋翻滚,狂风夹暴雨霰雹。突然一道白炽电光,一声霹雳巨响,东西方凌空升起一条粗大乌黑漏斗状长龙,下尾席卷大地迅速朝西北转北扫去。瞬间拔木倒屋,瓦梁柴堆、家禽家畜及农作物等腾空而起,回旋飞舞,惨遭毁坏。据记载,孙桥地区造成二人死亡,房屋、农作物损失严重;张江地区伤数十人,死亡14人。北蔡区政府派员救助,组织群众修缮房屋和展开生产自救。
1986年7月23日下午,龙卷风夹随冰雹大雨,袭击沔北村唐家、颜家两生产队。社员唐才根家四间楼房屋檐全部吹毁。电视机从五斗橱上跌落在地损坏。两处养鸭承包户六间鸭棚(约200平方米)全部倒塌,压死鸭50余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01年8月6日早晨,龙卷风袭击沔北、长元、新丰三村。袭经由西向东,持续约35分钟,左右强度为F1级。造成长元村1万伏高压电线刮断15档,有7家企业、15户外来人员承包的棚舍、61户农户的有线电视、电话线路遭受破坏。其中有2人受轻伤。受此影响局部地区出现突发性强风,造成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幢两层工棚倒塌,伤8人,30米围墙被刮倒;蔡伦路20棵广玉兰被刮倒。
三、雷击、地震
(一)雷击
夏秋季节,因强气流的交替作用,域内经常发生雷暴雨或冰雹。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史载甚少。
1990年5月26日,张江出现雷击强风,乡文化中心教育楼15米铁井架倒塌,两名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1死1伤。
2003年8月25日下午6时30分左右,浦东新区受雷暴雨袭击,供电设备遭雷击,造成张江、金桥、北蔡、孙桥等地区大面积停电;一辆正在运行中的地铁列车在高科路站附近的地面被雷电击中,导致轨道二号线局部停运20分钟左右,所幸无人员伤亡。
2003年8月29日下午,孙桥地区遭受雷击,环东村庄家生产队宋水珍家的屋顶被击穿成洞,阁楼上放置的一些易燃物着火,家中电器全部损坏,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地震
自宋初至2002年,地震史志所载,按离震中距之“震相”计,张江镇域之“地方震”及“近震”合计有90余次。震中距在100公里内的“地方震”有35次;100公里外的“近震”有57次。“地方震”中5级以下的弱震、有感小震约30次;5级以上的中震、中强震约5次。“近震”中5级以下的弱震、小震约35次;5级以上的中震、强震约25次。其中震中在上海地区的破坏性地震有明代天启四年七月十九日(1624年9月1日)的5级地震。据载境内“地震若雷民居有倾者”。除此以外,多数属于有感地震。建国后,震感较强的为1984年5月21日23时38分,发生在南黄海海域6.2级地震,震中距本镇约165公里,境内地震烈度定为五度区。

#p#分页标题#e#

附:
张江及邻近地区地震记载(1481~2002年)
1481年(明成化十七年二月)3月3日,黄海西6级地震。
1491年(明弘治四年八月),南京、淮扬6级地震。
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九月十三)10月9日,黄海6.7级强震。境内有风如火从东南来,地大震。
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二月),扬州6级地震。境地内均有震感。
1623年(明天启三年三月十三)4月12日,长江口4.7级地震。天鼓鸣、地大震,土生白毛。
1624年(明天启三年十二月廿二)2月10日,扬州6.2级地震。十二月地大震,声如风雨,自西北至东南,屋舍动摇。
1624年(明天启四年七月十九)9月1日,上海5级地震。秋七月,地震若雷,民居有倾者。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四月初五至初七)5月24日,昆山南4.2级地震。境内有震感,屋瓦倾覆。
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三十)6月27日,黄海西5.7级地震。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四月初四)5月17日,长江口东海西5级地震。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三)12月2日,长江口5级地震。冬十月廿三日境内遭地震。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四)8月3日,东海口6.7级地震。子时地大震、星陨如雨;11月23日,地复震,红光隐见,有声如雷。
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三)7月24日,长江口4.7级地震。众星陨、大地喷涌若水纹。
1852年(清咸丰二年十一月初六)12月16日,黄海6.7级地震。冬十一月境内地震。
1853年(清咸丰三年三月初六)4月14日,黄海6.7级地震。夜,地大震,连日屡震,民屋有倾覆者。夏四月十七,又震。
1855年(清咸丰四年十二月)1月18日~2月16日,昆山4.5级地震。
1855年(清咸丰五年十月十二)11月12日,长江口5级地震。
1864年(清同治三年三月三十)5月5日,黄海5.5级地震。春三月三十地大震。
1866年(清同治五年九月十五)10月23日,莘庄4.5级地方震。秋八月八日,海啸二、三时许始息,九月十五黎明地震。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九)9月21日,镇江5.2级地震。地震先有声如雷。
1879年(清光绪五年三月十三)4月4日,黄海6级地震。春三月三十日地大震,自北而南。
1904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月6日,黄海6级地震。境区普有震感。
1910年(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七)1月8日,黄海6.7级地震。川沙厅、上海县十一月二十七日亥时,地大震。
1918年(民国七年正月初三)2月13日,下午三时地大震,屋宇撼动。
1921年(民国十年十一月初三)12月1日,黄海6.2级地震。初三地震,屋内器物震动有声。
1927年(民国十六年正月初三)2月3日,黄海瑶沙6.5级地震,镇域内均有震感。
1949年(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十六)1月14日,黄海5.7级地震,镇域内有震感。
1979年7月9日(农历六月十八),江苏溧阳6级地震,镇域内建筑物普遍摇晃,震动有感。
1984年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一子夜),南黄海海域6.2级地震。距震中约165公里,镇域内烈度为五度区,有较强震感,居民梦中惊醒,奔向屋外;房屋摇晃,物件倒翻,部分新建房屋出现裂缝,但无人员伤亡。
1996年11月9日(农历九月廿九),南黄海6.1级地震,上海市震级为里氏4.1级,张江镇境内普有震感。
四、冰雹、雪灾
(一)冰雹
1971年7月30日下午,张江公社、孙小桥公社遭冰雹袭击。韩荡、钱堂、新盛、新茂等大队普受此害,种植的棉花损失严重。
1975年5月30日20时许,镇域内普遭冰雹袭击。瞬时风速为27米/秒,雷电交加,冰雹大如拳头,小如蚕豆,持续时间约15分钟8时20分~8时35分,损失严重。据统计张江、孙小桥两公社受灾农田2380余亩(其中:油菜籽达1000余亩,占总面积45%;棉田880亩;蔬菜、瓜果田500多亩),受灾房屋171间(其中断梁、倒墙、倒塌共28间),吹断电线杆15根,造成张江、孙小桥两公社范围内停电2小时。
2003年7月25日中午,受弱冷空气影响,张江镇域内出现雷阵雨天气。12时45分~13时40分间下冰雹,但未造成损失。
(二)雪灾
1964年2月17日至24日,八天内降雪量为37.5毫米,积雪5天,最大雪深10厘米,属建国以来连续降雪最长的一次。
1970年3月12日,境内普降罕见的暴春雪、冻雨。下雪(冻雨)时还随有打雷;雪量达35毫米,积雪深10厘米;电线(广播线)上冻雨、湿雪结冰,直径达5至8厘米,最大达10厘米。造成三线(输电线、电话线、广播线)大量拉断和线杆倒伏,张江公社停电4天。
1991年12月27日,普降大雪。气温降至零下6℃。孙小桥乡自来水管暴裂严重,给企业生产和村(居)民生活用水造成较大影响。
五、寒潮、高温
(一)寒潮
1963年4月6日,随春季强冷空气南下,24小时内降温19.1℃,最低气温2.2℃,夏季作物受到严重影响。
1968年11月8日最高气温22.4℃,10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9℃,不到30小时之间温差达24.3℃,10、11两天均有严重冰冻,蔬菜遭冻害。
1980年1月30日至2月13日,15天持续低温,农作物冻害严重。
(二)高温
1987年2月8日,张江、孙小桥两地连续四天早春奇暖。2月11日最高气温达26.8℃,出现腊梅未凋,桃花盛开的奇景,这是114年以来历史上罕见的异常气候。
1988年6月8日,最高气温达36.3℃,创1952年以来镇域内该日气温最高纪录。同年12月24日气候异常,孙桥地区气温高达23℃,超过建国以来当日20.2℃的历史记录。
1988年7月,上、中旬出现持续高温。8日气温达36.2℃,15、16日高达36.5℃。
2001年6~8月,日平均气温26.6℃,最高气温高于35℃的连续日数达11天,创40年来连续高温天数最长记录。
2003年7月25日中午12时32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徐家汇观察站测出气温为39.6℃,打破1998年39.4℃的纪录,成为60年来的日最高气温。从6月30日出现第一个高温日至9月7日,上海高温天气累计40天,直逼1953年上海夏天高温42天的50年最高纪录。
第三章资源物产
第三章资源物产第一节土地资源
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镇域内土地法定面积为63028.63亩(约合42.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122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下同)49.53%;园林地面积2786亩,占4.42%;水面积5083亩,占8.06%;沟渠河堤河岸1880亩,占2.98%;农民自留地1453亩,占2.31%;交通用地3559亩,占5.65%;集镇和农村宅基地9565亩,占15.17%;国营企业1257亩,占1.99%;乡镇企业2825亩,占4.48%;国防用地85亩,占0.13%;其它用地2279.63亩,占3.62%。
200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先后在镇域内征用土地10974亩(731.6顷)和5830亩(388.67公顷)。因无详细资料,镇域内其他各类土地面积数据不详。
第二节植物资源
一、农作物(粮、棉、油、蔬、果)
粮棉油类:粳稻、籼稻、糯稻、大麦、小麦、元麦、棉花、油菜籽、芝麻、花生、黄豆、葵花籽、高粱、荞麦、玉米、山芋、绿豆、赤豆、米赤等。
蔬菜类:卷心菜、茭菜(又称黄芽菜)、青菜、花菜、榨菜、菠菜、雪里蕻、蓬蒿菜、荠菜、塌菜、芹菜、苋菜(俗称米苋)、生菜、香菜、蕹菜、韭菜、苜蓿(又称草头)、紫云英、马兰、马铃薯、山药、芋艿、茨菰、荸荠、菱、茭白、水芹、大蒜、香葱、胡葱、洋葱、韭葱(即洋大葱)、生姜、甜椒、辣椒、黄瓜、菜瓜、冬瓜、南瓜、丝瓜、葫芦、夜开花、苦瓜、生瓜、番茄、樱桃番茄、茄子、百合、刀豆(学名菜豆,又称四季豆)、豇豆、毛豆、豌豆、蚕豆、扁豆、萝卜、胡萝卜、莴苣、芜青(又称大头菜)、笋等。
瓜果类:西瓜、菜瓜、黄金瓜、白皮洋瓜、海东青甜瓜、草莓、无花果、桃、梨、杏、李、梅、白果、橘、橙、石榴、葡萄、苹果、枣枇杷、金橘、樱桃、桑葚、莲子、藕、甘蔗等。
食用菌类:蘑菇、香菇、平菇、银耳、灵芝、黑木耳、猴头菇、金针菇、草菇、鸡腿菇等。
二、竹木花草
竹木类:护居竹、蔑竹、黄金荚、碧玉竹、毛筋竹、天竺、桑、榆、槐、梧桐、黄杨、柳、杨、柏、松、榉、椿、水杉、乌桕、银杏、皂荚、洋槐、朴、冬青、木石树、夜合树、香樟、枸杞。
观赏类:牡丹、芍药、大丽花、水仙花、百合花、木香花、六月雪、迎春花、茶花、广玉兰、紫玉兰、白玉兰、蔷薇、含羞草、月季、玫瑰、潮来花、太阳花、栀子花、桂花、荷花、海棠、秋海棠、万年青、千年红、吉祥草、芭蕉、美人蕉、棕榈、瓜子黄杨、枸骨、黑松、雪松、罗汉松、仙人球、仙人掌、扁柏、红枫、爬山虎、紫藤、龙柏、铁树、君子兰、菊花、一串红、夹竹桃、腊梅、梅、石榴花、杜鹃、蝴蝶兰、一品红(又称圣诞花)、凤梨、郁金香等。
三、其他
药材类:丹参、红花、药菊、麦冬、木瓜、车前子、地丁草、天花粉、薄荷、紫苏、野佩兰、益母草、脱力草、芦根、半支莲、蒲公英、菖蒲、艾、大蓟草、小蓟草、环留行、旋覆花、女贞子、凤尾草、牛屎络灯、苟桔、枸杞、马鞭草、板兰根、地丁草、穿穿活、夏枯草、蓖麻子、萝卜子、泽兰、吐血草、昨夜荷草(俗名瓦花)等。
水生杂植类:水葫芦(风眼蓝)、水浮莲、蒲、水花生(又名空心莲草)、野茭白、苕荛、荻、芦粟、丝草、茳草、秧草、木排草(又名长生果草)、落帚、苷稞、芦、蓖麻、向日葵、川谷(俗呼菩苈)等。
第三节动物资源
一、家畜、家禽
家畜类:牛(水牛、黄牛、奶牛)、羊(山羊、湖羊、绵羊)、猪(品种有约克夏、苏白、长白、梅山、枫泾等)、兔(肉兔、毛兔)、水貂、马、狗、猫等。
家禽类:鸡(草鸡、白洛克鸡、星布罗鸡、七彩山鸡、乌骨鸡)、鸭(绍鸭、北京白鸭、绿头野鸭)、鹅、鹌鹑、鸽、鱼鹰等。
二、鱼、禽兽
鱼类:青鱼、草鱼、鲢鱼(俗称白鱼)、鳙鱼(俗称胖头鱼)、扁鱼、鲤鱼、鲥鱼、塘里鱼、黄颡鱼、鲶鱼(俗称鲇鱼)、鳜鱼(俗称桂鱼)、鲟鱼、鲈鱼、乌鳢(俗称黑鱼)、川条鱼、鳑鮍鱼、黄鳝、泥鳅、鳗鱼、河豚、团头鲂等。
甲壳类:河虾、蟹、蚌、螺蛳、蚬、蟛蜞、龙虾等。
禽类:雉(俗称野鸡)、翠鸟、八哥、布谷鸟、凫(俗称野鸭)、喜鹊、乌鸦、麻雀、燕子、白头翁、啄木鸟、黄百劳、猫头鹰、雁、画眉、黄鹂(俗称黄莺)、鸢鸟(俗称老鹰)等。
兽类:鼠(褐家鼠、小家鼠、铁鼠等)、水獭、蝙蝠、黄鼬(俗称黄鼠狼)、猪獾等。
三、昆虫、两栖爬行类
昆虫类:蝼蛄、蝗虫、蝴蝶、地老虎、地螫虫、红铃虫、粘虫、蚜虫、螟虫、斑蝥(俗称豆牛,可入药)、蜜蜂、胡蜂、蝉、蜻蜓、蚱蜢、蚂蚁、油葫芦、蝇、蚊、牛虻、蟋蟀、螳螂、蜘蛛、金铃子等。
两栖、爬行类:两栖动物有蛙、金线蛙(俗称江北田鸡)、雨蛙(俗称水花田鸡)、蟾蜍等。爬行动物有龟、鳖(俗称甲鱼)、蛇(青梢蛇、秤星蛇、四脚蛇、赤练蛇、蝮虺蛇)、壁虎等。环节动物有蚯蚓(俗称曲蟮)、水蛭(俗称蚂蝗)、蛞蝓(俗称蜓蚰)、蜗牛、蜈蚣(俗名百脚)等。

概述第二篇行政建置

#p#分页标题#e#

第二篇行政建置
概述
据史书记载,张江镇域(含孙桥,下同)成陆当在唐代或更早。如果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隶属长人乡算起,亦已逾千年历史。其间,朝代兴废更迭,行政建置反复析并变改,省级行政先后隶属于两浙路、江浙中书行省、中书省、南京直隶、江南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县级行政隶属由华亭县、上海县、南汇县而川沙县。至1950年6月,今张江镇域包含当时张江、新桥、三桥、新立、马浜、殷浜、三灶、四灶、横东等9个小乡,大部隶川沙县北蔡区辖,一小部分属城厢区治下。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是年底,张江镇域随整个川沙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84年政社分家,张江镇域分别为张江乡、孙小桥乡,仍隶属上海市川沙县辖。1993年1月,撤川沙县建立浦东新区,两乡转属浦东新区管辖。同年5月,孙小桥乡更名为孙桥乡。1995年12月,两乡同时撤乡建镇。2001年底,张江、孙桥两镇“撤二建一”成立新的张江镇。至此,张江镇成为浦东新区13个镇级行政机构之一。随着浦东开发开放进程的加快,张江镇所属的村队不断撤制,至2003年底,7个行政村和105个生产队(村民小组)撤制,原有的23个行政村、227个生产队撤建成16个行政村、122个生产队(村民小组)和12个居委会。行政建置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仍在不断撤制变动。
第一章建置沿革
第一章建置沿革第一节设治前隶属
《南汇县志》载:“唐开元元年(713年)旧捍海塘(又名下沙捍海塘)重筑时,该地区属江南道苏州府昆山县管辖。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朝廷决定将海盐县北境、嘉兴县东境和昆山县南境几部分地区划出设置华亭县,今镇域属江南东道吴郡华亭县辖区。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吴郡改名为苏州。(吴郡初改苏州乃唐武德四年即621年之事,天宝元年即742年复为吴郡)。镇域属苏州华亭县。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至北宋建隆元年(908~960年)镇域隶吴越国苏州(秀州)华亭县(吴越国建立初期属苏州华亭县,吴越王钱镠宝大二年(925年)析苏州部分地区置秀州,属秀州华亭县)。
宋建立后,废郡(州)县制,实行路、府(州)县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置两浙路,镇域隶属两浙路秀州华亭县。(秀州于公元1117年曾改为嘉禾郡)。宋南迁后,为加强对南方统治,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两浙路被析为浙西路和浙东路,华亭县划归浙西路秀州管辖。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后,华亭县遂归浙西路嘉兴府管辖。
据绍熙四年(1193年)所编《云间志》记载,华亭县自建立后,共辖有13个乡,长人乡是其中之一,镇域属长人乡一部分。
元建立后,宋代的路、府、州、县制度被废,实行中书行省、道、路、府、县五级行政管理体制,时华亭县归由江浙中书行省统下江南浙江道所辖嘉兴路松江府管辖。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华亭县东北境的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乡置上海县后,张江镇域随长人乡被划归上海县管辖。长人乡在上海县境东郊,西起黄浦江一线,东濒临东海。
明建立后,元五级行政管理体制被废,江浙中书行省改称中书省,永乐后又称南直隶,上海县归由中书省(南直隶)所属松江府管辖。镇域隶属中书省(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长人乡。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置江南省,长人乡隶属江南省松江府上海县管辖。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镇域隶属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长人乡。清雍正四年(1726年)长人乡的大部分自上海县划出,归南汇县治。镇域属南汇县的十七保,二十保。清嘉庆十年(1805年)两江总督陈大文奏准割上海县高昌乡15个图,南汇县长人乡(下乡)10个图,以及下沙盐场八、九两团,设川沙抚民厅,嘉庆十五年(1810年)抚民厅正式成立,松江知府唐仲冕兼抚民厅同知。至此,镇域大部分划属南汇县,小部分划属川沙抚民厅。
保区图甲制一直延续到清宣统元年(1909年)。
其时,镇域属十七保三区十一图(高家牌楼、竹节观音堂)、十六图(瞿家港)、二十图(韩家荡、诸家牌楼),属二十保二十一图(马烈妇祠)、二十二图(石家观音堂)、二十三图(新兴镇)、二十七图(庄家观音堂),二区十一图(张江栅镇)、十二图(钱家庙)、十三图(黄家弄),三区三图(湾里陆)、六图(龚家祠堂)、四区一图(一六庵)、二图(乡约所)、二十四图(陆家桥)。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南汇县实行城镇乡自治,废保(保留图一级建制)、团,改行镇(市)乡制,将全县划为2镇(市)17乡,远北镇(市)建立,镇域大部位于远北镇(市)中部,属远北镇(市)一部分。
宣统三年九月七日(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以后,川沙厅改为川沙县。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后,全国推行省市制,南汇县、川沙县归由江苏省管辖。
民国17年(1928年)第一次国内革命结束。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新的县组织法,决定在县以下推行区乡镇制,调整各县原有的行政区划。根据当时江苏省政府对县以下行政区划中乡镇的规模以500至1000户为宜,各乡镇规模明显缩小,形成了历史上所谓“小乡时期”。当时南汇县经调整后,全县设有10个区,下辖有334个乡,42个镇。镇域大部属南汇县第七区,敦仁乡、秦镇乡、殷乐乡、新兴乡、集贤乡、市东乡、古桐乡、临安乡、仙吕乡、求知乡(赞化乡、市南乡)等乡为远北镇(市)。川沙县划为6区,孙桥地区横沔港以东原长人乡部分地区为第二区。
民国23年(1934年)南汇县调整行政区划,将10个区合并调整为8个区,原334个乡、42个镇合并为111个乡镇。当时镇域大部属南汇县第四区。川沙县调整行政区划,第一、第二区为一区,孙桥部分地区为一区。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入侵,沿海地区相继沦陷。民国29年1940年,汪精卫投降日本,在南京建立傀儡政府。同年,川沙县代管张江栅镇、陈水关桥乡、横沔乡等。民国31年1942年汪伪政府扩大上海市辖区,建上海特别市,南汇从江苏省划出,建立南汇区署、川沙区署,归上海特别市管辖。张江栅立镇并成立维持会。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后,恢复抗战前原行政隶属关系,南汇县、川沙县仍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5年(1946年)2月,南汇县析并乡镇,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当时南汇县经调整后,除保留原有的8个区不变外,原111个乡镇合并调整为58个乡镇,镇域大部仍属第四区(区公所设在张江栅镇,故又名张江区)。第四区辖张江、远北、立德、御桥、都台、迴澜等六乡。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南汇县进行裁区并乡,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区一级行政建制撤销。全县原58个乡镇被合并为30个乡镇,张江区遂为张江、远北、北蔡三乡。同年5月,川沙县三王乡、曹河乡合并为三河乡(孙桥的三灶、四灶地区属三河乡管辖)。民国37年(1948年)8月,三河乡划归城厢镇。
第二节张江乡孙桥乡张江镇
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孙小桥、张江,镇域获得解放。1949年6月,南汇县人民政府成立,张江随南汇县归由华东区苏南行政区松江专员公署管辖。
南汇县人民政府、川沙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后,即着手政权建设,建立乡镇联合办事处。1949年10月废除旧保甲制。1949年底、1950年初,乡镇联合办事处改为区人民政府。当时远北、张江乡被划归为南汇县第三乡镇联合办事处(北蔡区)管辖。三灶、四灶乡为川沙县城厢区管辖。
1950年初,南汇县调整行政区划,缩小乡镇辖区,将北蔡区所属的远北、张江、北蔡3个乡改划为北蔡、御桥、杨桥、新民、勤农、殷浜、马浜、张江、新桥、新陈、三桥、新立、新东、吕浜等14个乡。
1950年6月,苏南行政区松江专员公署调整南汇、川沙等县所辖境域。南汇县部分区、乡划归川沙县管辖。其中原南汇县所属北蔡区14个乡划归为川沙县后,北蔡、御桥、杨桥、新民、勤农、殷浜、马浜、张江、新桥、新陈、三桥、新立等12个乡即组成了川沙县北蔡区,新东、吕浜2个乡则划归川沙县合庆区管辖。当时镇域主要有殷浜、张江、马浜、新桥、三桥、新立、三灶、四灶等乡(三灶、四灶两乡自1954年从城厢区划入北蔡区)。
1957年9月根据国务院指令撤区并乡,撤北蔡区,张江、三桥、新桥、新立、马浜5个小乡合并成立张江大乡,殷浜、三灶、四灶、横东乡合并为殷浜大乡。
1958年9月18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是月,殷浜乡成立红光人民公社,张江乡成立卫星人民公社。同年11月,江苏省的川沙、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崇明七县划归上海市,红光、卫星两人民公社隶属上海市川沙县辖区。是年12月,红光人民公社、卫星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北蔡花木)合并为张江人民公社(大公社)。1959年5月撤张江人民公社,将孙桥地区红光人民公社同黄楼地区英雄人民公社合并定名红光人民公社,张江为张江人民公社。
1959年春,四灶乡的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划入城镇人民公社。同年5月英雄人民公社从红光人民公社析出,红光人民公社易名为孙小桥人民公社。1961年11月,将民丰大队、益丰大队(龚卢村部分)划归唐镇人民公社。三桥、明星、张浜(公民、砖桥)3个大队划归金桥人民公社。同年,孙小桥公社的前进大队划入唐镇人民公社。至此,境内张江公社下辖12个大队,即伟丰、益丰、江东、瞿家、建中、八一、团结、中心(杨镇)、三联、新康、新健(新茂)、新华(新盛);孙小桥公社下辖13个大队,即韩荡、钱堂、庵东、秦镇、劳动、新陆(沔北)、新丰、长园、中心、桥弄、三灶、四灶、蔡家(十村)。
1982年经川沙县人民政府批准,将新健大队更名为新茂大队、新华大队更名为新盛大队,中心大队更名为杨镇大队。1984年4月,政企分开,重新成立乡政府,实行乡管村体制,大队改为行政村。其中蔡家大队更名为十村村,新陆大队更名为沔北村。其他村名保持不变。此时,张江镇域有张江乡和孙小桥乡共25个行政村。1993年1月撤川沙县建制,成立浦东新区,同年5月5日孙小桥乡更名为孙桥乡。张江、孙桥两乡均属浦东新区管辖。1995年12月撤乡建镇,张江、孙桥两乡同时更名为张江镇和孙桥镇。
2001年11月“撤二建一”,张江、孙桥两镇筹建新张江镇。2002年3月召开张江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后,新张江镇人民政府成立。
2003年12月止,张江镇已撤销三联、团结、江东、瞿家、建中、新康、杨镇等7个村建制和105个生产队(村民小组)建制。(撤村撤队详见《土地开发》一章撤村撤队节附表),下辖韩荡、钱堂、庵东、秦镇、劳动、沔北、新丰、长元、中心、环东、十村、伟丰、益丰、八一、新盛、新茂等16个村,122个生产队(村民小组)和孙桥路、田园路、古桐、江欣、香楠路、丹桂路、江春、金桐、棕桐、江丰(筹)、孙建路(筹)、环西农(筹)等12个居委。

#p#分页标题#e#

附:建置沿革表
第二章行政区划
第二章行政区划第一节行政村
一、伟丰村
伟丰村位于张江镇中部偏南,东毗益丰村,西邻新盛村,北连建中村、江东村,南接秦镇村。伟丰村由15个自然宅组成,辖区1.70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生产队):王家、松桥、大桥、姚家、赞化、万斤、闻家(又称1~7队)。2000年底,全村有607户,1889人。
1956年,原赞化村、大桥村、松桥村成立伟丰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成立伟丰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成立村民委员会,并更名为伟丰村。
伟丰村域内,川杨河横穿,马家浜纵越。70年代前,河道密如蛛网,有大小河浜90余条。1971年,围圩吹泥造田、改造大利荡,小河浜遂大为减少。伟益路、蔡伦路、张江路在村间穿过,开通公共交通线路,并设有陆家大桥车站。水陆交通便捷。自1996年始,修筑白色路面,至2002年,已通到每家每户,道路两侧还种上了花卉树木。
伟丰村历来以种植粮、棉、油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土地的征用,至2002年,可耕田面积缩减到约30公顷,并调整种植结构,由村统一流转。
至2002年12月底,经浦东新区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撤销3个生产队建制(1队、6队、7队)。2003年1月,伟丰村仅有4个村民小组(2队、3队、4队、5队)。
伟丰村有上海浦东科学仪器厂、伟新五金厂、联营电器有限公司、速成磁性材料厂、孙桥汽车修理厂等十多家企业。至2002年,企业总产值12110.6万元,利润383.6万元,劳均收入8400元。
伟丰村1991~1992年为川沙县文明单位,1992年被川沙县评为“先进村”,1997年评为浦东新区农村先进集体,2001年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安全小区”,2002年为新区“卫生村”,“科普村”。
历任伟丰村党政负责人有黄荣根、奚杏林、徐明其、蔡永华、姚明炎(代理)、陆章根、姚建国、朱耀良、史志超、陆叙生、陆应松、姚德明等。
二、益丰村
益丰村位于张江镇东南首,东临唐镇前进村,西接伟丰村,南隔川杨河与十村村相望,北与江东村为邻。辖区1平方公里,1962年始下辖长丰、奚家、洪庆、风水4个村民小组(生产队,简称1~4队)。截至2002年底,全村有387户,1085人。
益丰村由解放初的长丰、洪庆、奚家、风水、墙圈、龚卢等7个宅村组成。1957年8月成立益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11月,墙圈、龚卢两队划归唐镇公社前进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简称益丰村。
域内有四眼庙一座,四眼庙正名为圆修庵,明朝末年建造,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至解放前,曾修缮过两次。庵内原住有尼姑2~3人,解放后不久,尼姑先后嫁人,庵毁。庙东南角有“两头石级、中间单拱”的古石桥一座。桥附近有四条河交叉通过;桥北端有一座乘凉亭,亭内东西两侧各有石桥凳供过路行人休憩之用,亭南偏西有水井一口,井圈用整块青石凿成。庙前河边种有栗子树十多棵。圆修庵正殿及偏房均有托梁(看方),并雕刻有桃园结义、五子登科、姜太公钓鱼等,曾经香火旺盛。1958年建造猪舍,圆修庵被锯18处看方,1959年被1队占作仓库。川杨河在村南首东西向流过,益华路有申孙线公交车终点站,益丰路贯穿其境,交通甚为方便。
益丰村素以种植粮、棉、油为主,属粮棉区。1990年以来,由于张江镇在域内建有益丰工业小区和建动迁房基地,土地被征用,1994年2月26日,批准撤销益丰1队生产队建制;2001年9月12日,批准撤销益丰4队生产队建制;2003年3月19日,批准撤销益丰2队、3队生产队建制。
益丰村村办企业发展较快,2000年,固定资产1354万元,经济总收入7363万元,上缴税金543万元,实现利润334万元,劳均收入10041元,人均收入3604元。村骨干企业上海富宝建材有限公司,主营塑料管材。
益丰村1991年被评为川沙县“文明单位”。1995~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浦东新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小区”。
1998年获浦东新区“敬老村”、“‘三八’红旗”单位和“卫生标兵单位”称号。
1997~200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
历任益丰村党政负责人有卢桂纤、奚金良、卢耀滨、陆龙生 朱根初、申明、奚振安、陈仲文、孙三郎、刁守志、王根娣、朱明庚、孙金国、奚伯梅等。
三、江东村
江东村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东首,江欣公路横贯本村。东临唐镇吕三村,南与益丰村和唐镇民丰村毗邻,西与建中村以张江路为界;北与瞿家村接壤。辖区0.95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生产队),至2000年底,全村尚有耕田666亩,全村有486户,常住人口1280人。
1956年12月,原张家村、集贤村、徐家村,组建新亚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5月为江东大队,1984年8月,成立村民委员会,遂称江东村。
江东村域内紫薇路、申江路、江东路等纵横交叉,马家浜从西侧南北流过,水陆交通方便。
张江乡(公社)政府原办公地驻江东路27号,张江卫生院坐落于江东路39号,均在江东村境内。吕家浜浜南张江栅老街为江东七、八队地界,有杂货店、水果店、理发店等。
江东村历来以种植粮、棉、油为主,属粮棉地区。1976年10月曾一度实行社、大队两级核算,11个生产队合并成五个工作队。因建设需要,1994年撤销江东“3、4、9”三个生产队建制,其余生产队以种植蔬菜、花卉为主。2003年,江东村撤销村建制。
江东村有5家三资企业,3家联营企业。1991年创办海杰皮革制品有限公司。1992年创建的华生化工厂浦东分厂,为村里规模最大的骨干企业,生产的“古象牌”聚氨酯高级涂料,产品在市场上广受青睐,1992年来年年成为浦东新区纳税大户,2001年销售近6000万元,被评为新区龙虎榜企业。1993年云南村大酒店落户江东。至2002年,村有固定资产4527万元,工业经济总收入超过1亿元,纳税300多万元,利润总额500余万元,劳均收入7206元。
江东村1991年被评为川沙县“文明单位”;1999年获浦东新区卫生村、文明村称号。2000年获上海市文明村和卫生村称号。
历任江东村党政负责人有顾友佳、孙金郎、陈文泉、杨凤仙、朱国兴、张德明、姜毛郎、盛龙祥、顾国良、杨阿仁、徐祥生、徐祖其、顾忠孝、张建国、叶永兴、蔡培等。
四、瞿家村
瞿家村位于张江镇东北部,东与唐镇大众村、吕三村交界;南同江东村为邻,西以张江路为界与八一村接壤,北和团结村、金桥镇明星村比肩。辖区1.19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1~8队。2000年,全村户籍数586户,1708人,可耕地652亩。
1959年,原瞿家村、邓家村,合庆区新东乡广善村建立建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成立瞿家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遂称瞿家村。
域内主要道路有金张公路(张江路)、申江路,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设有“张江中学”车站,交通便利。
瞿家村域内有张江老街,村境6~8队地界为张江栅集镇之一部分。相传隆庆元年(1567年),有一姓张名江者,落户老街处,建市舍,后逐步发展,经济繁荣,“张江”久而成为汇北重镇。
张江中学、张江中心小学均在瞿家村域内。
瞿家村素以种植粮棉为主。1993年因建设需要,撤销瞿家三队生产队建制。由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不断征用土地,至2002年底,瞿家村撤制。
瞿家村骨干企业有浦江通信工程公司,主营管线、线路施工、交通电缆安装。
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
历任瞿家村党政负责人有黄裕铨、张耀祖、姚金林、龚林宝、周林祥、陆卫忠、姚德明、沈其明、顾菊芳、俞金宝、赵龙宝、姚仁宝、凌永兴、张德福、陈振国等。
五、建中村
建中村紧靠张江镇,北临吕家浜,东至马家浜,南与伟丰村接界,西与新盛村为邻,辖区1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和原公社(乡)种籽场。2000年底,耕田面积620亩,全村有372户,864人。
建中村由原先进村、黄徐村组建而成。1957年成立建中高级农业合作社,张江人民公社时为建中大队。1984年更名为建中村。
建中村素以种植粮、棉、油为主。1978年,该村1队改建公社种子场。90年代末,随着张江镇建设的需要,该村4个生产队的土地陆续被征用,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994年至2001年,各生产队先后撤队,2002年5月,新区政府批准撤销建中村建制。
建中村从1970年始,开办了机绣、弹花、五金厂等,后又相继建办了浦东久洲实业公司、上海浦海转向器厂、锦中分子筛有限公司等。2000年,建中村集体资产3321.21万元,经济总收入8750万元,工业利润567.9万元,上缴税金361万元,劳均收入10114元。
历任建中村党政负责人有陶炳舟、奚金良、张月琴、孙新根、张华、孙义才、黄煜忠、陈大华、黄秀根、徐加奎、费金根、奚生根、徐标治、周金超等。
六、八一村
八一村地处张江集镇西北畔,为张江镇中心地带。八一村东靠金张公路(张江路),南沿川北公路,周围四邻三联村、团结村、新茂村、新康村、瞿家村、建中村。
原黄浜村、北周村、牌楼村于1956年组建成八一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成立八一大队,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浦东开发开放前的八一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1~9队。全村约600户,1489人,有耕田面积约960亩。1991年2月,上海制药三厂征田,撤制八一村1队、2队。2000年,张江高科技园区220KV张二变电站等征地,先后撤制6个生产队。至2002年,八一村只剩下8队一个生产队,土地仅80亩左右。
八一村域内原有黄家浜、吕家浜等河道。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在城市化进程中,黄家浜已被填平,吕家浜经过改造整治,河道两边筑石驳岸,岸上植绿,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境内有张江路、川北公路、祖冲之路,十数条公交线路经过村境并设有张江、团结车站。从1996年起,村筑白色路面总长2500米,宽3.5米,通往村宅每户。
八一村原先以种植粮、棉、油为主,80年代始逐渐调整种植结构,改种蔬菜、花草、食用菌等。
八一村赵家宅(2队)曾有赵家天主堂。2000年,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学科技产业基地征地时被拆除。赵家宅还曾于50~60年代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建造有部队营房和高炮防空基地。
八一村有金顺裕高级时装有限公司、天腾服饰有限公司、张江化纤机械配件厂、上海电工工具厂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领先于同行业,成为村乃至张江镇的利税大户。八一村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张江的大开发为八一村的第三产业带来大机遇,商用房租赁、保税仓储的引进,使八一村的第三产业利润占全村总利润的30%以上。自1999年起,连续多年工业产值超亿元。2002年,经济总收入突破3亿元,纳税超千万元,劳均收入过万元关。
八一村1998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体育先进村、安全小区;1997~1998年评为浦东新区“五好”党支部、上海市“五好”党支部;1999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
历任八一村党政负责人有陈炳生、张云石、赵永良、康林森、顾念先、陶炳舟、周金鑫、秦月珍、杨秉钧、沈炳文、顾国平、凌燕明、周根福、唐友根、沈兴吾、黄守泉、汪新富、张逸云、陈永坚等。
七、团结村
团结村东靠瞿家村,南与八一村相连,西与三联村为邻,北靠龙东大道,同金桥镇金明村、三桥村隔路相望。团结村原下辖15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中心、马陆、马家、陆家、西南、周家、西马、东卫、西卫、赵家、凌家、桥南、校东、北唐、徐家。1993年3月起陆续被征地撤制,至1999年底,全村仅剩下4个生产队,276亩耕田,有697户2160人(户数与人口包括撤制协管的五个生产队)。
团结村由原中心村、马陆村、桥南村组成,1955年12月成立“建新”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成立张江人民公社后,分为“团结”、“全力”两个大队。1964年,合并为团结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为团结村。
域内,陆上有金张公路(张江路),龙东大道;水上有马家浜,水陆交通便捷。
团结村素以种植粮、棉、油为主。1999年底,大部分土地被张江高科技园区征用。2001年,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撤销生产队和村建制。
团结村有皮鞋厂、拉丝厂等企业,并参股投资上海海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组建浦东第十加油站股份制等骨干企业。1999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0039亿元,2000年,工业总产值1.9923亿元,利税555万元,劳均收入7657元。
历任团结村党政主要负责人有丁金奎、李贵斌、陈炳炎、陈永康、叶国良、黄永业、周荣根、周天和、陆章根、卫德仁、赵德忠、唐文伯、唐国祥等。
八、杨镇村
杨镇村地处张江镇龙东大道北侧,东郊宾馆以西,汤臣高尔夫球场以东。北接金桥镇的张浜村;西靠花木镇的新华村、同乐村;南毗三联村;东与团结村和金桥镇三桥村相邻,有十余个自然宅组成。杨镇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1队、2队、3队、4队、5队、东6队、西6队、东7队、西7队、8队。浦东开发开放前的1991年,杨镇村有耕地1019亩,667户,1813人。
1949年5月前属南汇县北蔡区远北乡;1949年5月17日,张江解放后,属南汇县北蔡区新立乡。1957年7月,由原杨洪村、朱家半个村、荸荠半个村、杨家村,组建成中心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成立中心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因域内有杨家镇集镇,遂取名为杨镇村。
域内有张黄浜、郁家浜、周家浜等河流。郁家浜因筑路已被填没。村内有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里人杨永昌所建跨周家浜上的谢龙(又名护龙)石桥一座。有近二百年的腊梅一株。龙东大道东西向穿过村域,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并设有杨镇站。1990年始,村斥资近60万元,修建白色路面774.9米,柏油路面310米。有3条村道通往各宅村,交通便利。
杨镇村原以种植粮、棉、油为主。因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的需要,自1993年始,至2000年底,经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8个生产队先后被撤制。2003年8月,杨镇村建制撤销。
杨镇村有2个合资企业,7个集体企业。企业主要生产化工类产品。上海宝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高档油漆、涂料,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上海浦东中心溶剂厂,为福利企业,生产分析级纯醋酸丁酯,安置22名残疾人。自2000年起,杨镇村连续三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2002年,工业产值1.25亿元,利润1500万元,纳税850万元,劳均收入达9816元。
历任杨镇村党政负责人有凌湘渊、张志纯、杨国良、张根龙、周雪妹(代理)、朱卫国、潘理庆、张桃林、洪章兴、杨龙祥、洪张明、方正才、洪金根、徐龙生、王志浩、朱德军、唐国祥等。
九、三联村
三联村位于张江镇西北,东傍团结村,南与八一村、新康村接壤,西同花木镇新华村为邻,北和杨镇村比邻相望。1984年,全村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有陈徐、范家、张家、陈家等十余个自然宅组成,下辖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范家、陈徐、陈一、陈二、张家、梅家、徐家、张桥(初时,范家、陈徐为一队,陈一、陈二、张家为二队,梅家、徐家为三队,张桥为四队,分别称老一队、老二队……)。三联村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之前的1991年,有耕地1080亩,365户,1200余人。
1997年8月19日,经浦东新区政府批准,三联村成为张江镇第一个整建制撤销的行政村,广大村民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拓展作出了应有的奉献。
三联村在小乡时为新立乡的一部分,1957年由3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合并组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而名“三联”。1958年9月卫星人民公社建立后,三联村为三营一连、二连,“营、连、排”建制撤销后为三联大队。1984年实行乡管村体制后为三联村直至撤制。
历史上,三联村虽以种植粮棉为主,但三联村农民利用河浜和部分农田种植红菱、荸荠、雪菜。“雪菜”俗名雪里蕻,以冬天在雪地中能穿蕻而出得名。“雪里蕻”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声名远扬。用“雪里蕻”腌制加工的咸菜,色泽黄澄,咸酸适中,清香脆嫩,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三联村农民种植的雪菜棵头大,茎叶脆嫩有光泽,亩产可达5000公斤,可腌制咸菜3500公斤左右,被三联村农民称为“咸菜缸里出钞票”。荸荠村(三联大队部分生产队,杨镇大队部分生产队组成)出产的荸荠属于铜箍地栗一类,特点是色泽紫红,个大肉细,汁多渣少,清甜、爽脆可口,品质优良,正常年成亩产在1000公斤上下,是川沙县的名特优土产品之一。1886年由农民张贯法从南汇周浦叠桥引入菱种,开始试种红菱,以后逐年向外传播。因三联在张江附近,故市场上称为“张江红菱”。“张江红菱”外观色泽鲜红,两角尖硬挺直,外壳薄软易剥,肉白汁多,生吃甜而清香,熟吃香糯如同栗子,是上海市民消暑止渴、通乳利尿的佳品。三联原有一座庙宇,称为“蒲鞋三官堂”,后因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几天祭祀活动,祝愿红菱丰收。“蒲鞋三官堂”又有“红菱三官堂”的别名。红菱、荸荠、雪菜三种名特优农产品时为三联三宝,后因“以粮为纲”而几乎“全面砍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执行。三联村的咸菜、白切羊肉、青菱(其时荸荠已绝种)重新在市场上享有声誉,并给三联村农民增加了收入。
三联村从70年代初发展村办企业至1997年撤村之前,有皮鞋厂、服装厂、仪器仪表厂、环保设备公司等10余家企业。撤制前三年工业产值、利润分别为1993年产值3012.5万元、利润209.24万元;1994年产值2558万元、利润139.69万元;1995年产值2297万元、利润171.97万元。1995年人均收入6718元。
三联村历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有陈荣海、张桃林、张龙根、徐国明、陈德弟、沈振华、徐金祥、顾全林、陈仲文、张根生、徐杏清、陈龙虎等。
十、新康村
新康村地处张江镇西北侧,东与八一村阡陌相连,西与花木镇潘桥村相接,南和新茂村接壤,北至祖冲之路(原顾家浜)与三联村隔路(浜)相望。新康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东1、西1、2队、东3、西3、4队、东5、西5、6队、7队。
新康村由原鱼桥村、共和村、拥护村组成。1957年8月成立新康高级农业合作社,撤区并乡后为新康大队。1984年,建制改革后称新康村。
位于新康村的圣母圣心堂(钱家天主堂)是原川沙县内仅次于唐墓桥露德圣母堂的有名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当年举行开堂祝圣典礼时,上海道台代表及当地官员多人出席庆典,并在庆典上宣读清帝敕建的谕旨。建国初期,北蔡区人民政府曾一度设驻在新康村(钱家天主堂南浜)乡绅钱锦南老宅里。
新康村原系粮、菜夹种地区,因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的需要,大片土地已成为产业基地。2000年,该村仅存2个村民小组,135户,388人。2003年4月,新康村建制批准撤销。
电器线材曾是新康村的支柱产业,新康电器材料厂、电工电料厂、塑胶电线厂、电磁线电器厂、计算机设备厂等四五家集体(私营)企业的产值、利润在整个八九十年代均占到全村总额的80%。其中电器材料厂的产值在90年代多年保持在千万元以上。
历任新康村党政负责人有李可章、陆敬良、黄泉龙、瞿凤兴、潘大妹、杨振明、孙阿法、凌章标、陆卫国、陆勤、龚佩新、钱桃根等。
十一、新茂村
新茂村地处张江镇西首,东毗新盛村、八一村,西、南面与北蔡镇杨桥村为邻,北接新康村。川北公路、吕家浜东西横贯村域,境内水陆交通方便,地理条件优越。
新茂村,解放初时地属南汇县北蔡区新桥乡鱼桥村、马桥村、角尖村,1950年5月随张江乡划归川沙县。1955年成立农业初级合作社时角尖村、马桥村、鱼桥村分别为三社、四社、五社。1957年成立新健高级农业合作社,隶属北蔡区新桥乡。同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撤区并乡的指示,撤北蔡区新桥乡后,属张江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成为新健大队。因新健在县内有大队同名,1982年经川沙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新茂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遂称新茂村。
新茂村原有耕地1519亩。1995年,由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辟建道路和筹建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征用10队、11队土地并撤队。2000年又因华师大二附中迁址张江征用4队、5队土地并撤队。2002年底,新茂村全部生产队已撤制,仅剩新茂村建制未撤销。
浦东开发开放给新茂村带来机遇,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发展。自1999年以来,村工业生产总值连续4年超亿元,2001年达到1.68亿元。村属主要企业有新源电气公司、雯猗工贸公司、申东电线电缆公司和赛如达时装有限公司(羊毛衫厂)等。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有低压开关、针织、羊毛衫时装、铜拉丝、漆包线等。
1998年,新茂村被浦东新区党工委组织部评为1997~1998年度“五好”党支部。
历任新茂村党政主要负责人有陈根梅、陆根法、张高根、成黎明、李银根、李福生、叶国良、李文新、陈凤鸣、李安华、张炳初、李永根、陈宝根、张德弟、王龙兴、成廷才等。
十二、新盛村
新盛村位于张江镇中部西侧,南与秦镇村、庵东村接壤;西与北蔡镇潘姚村接界;北与新茂村毗邻;东与建中村相连,辖区2.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1~12队(其中8队为东8、西8两个队)。2002年有耕地2137亩,809户,2321人。
新盛村原名新华,由原小桥、三林、松桥三个村合并而成。1956年成立新华高级农业合作社。后因川沙县内有同名之新华,1982年,经川沙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新盛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遂易名新盛村。
域内有三林浦、小南街浜、薛家浜、吕家浜、长浜(通白莲泾)。长浜为通航主干道。川杨河开挖后,亦从其境东西向穿越。新盛村北边紧靠川北公路,金科路、张衡路、李冰路、蔡伦路亦过其境,另有新盛路、哈雷路等水泥干道纵横其中,交通甚为方便。
新盛四队有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修于咸丰四年(1854年)的周家天主堂(又名“方济各堂”)一座。新盛二队有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土地庙一座(该庙毁于1973年,90年代初重建)。
新盛村的“厉家荡、薛家荡、郭家荡”在80年代前地势低洼,十年九涝。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规模筑圩吹泥,使荡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格子化良田。历史上该村以种植粮棉为主,60年代一度成为上海市郊蔬菜基地,有近千亩农田种植蔬菜、瓜果类作物。
新盛村有新华精密铸造厂、新华化工机械厂、祥美墙体装饰材料厂、佳美纸箱厂、金三角房地产有限公司、新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多家骨干企业。1992年首次跨入亿元村行列。以后每年上一新的台阶,至2000年,全村固定资产8962万元。三业生产总值约6.03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4.84亿元)。
新盛村1994年被评为市先进村民委员会,1999年荣获“上海市文明村”和“浦东新区五好党支部”的称号。党支部书记厉瞬敏1987年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
历任新盛村党政负责人有郭纪林、陆进生、厉国权、王文昌、厉瞬敏、沈其明、唐自求、厉根林、孙月根、金国荣、陆明福等。
十三、韩荡村
韩荡村位于张江镇西南部,东北与劳动村、东南与沔北村相邻,南与南汇区康桥镇沿北村以沈家漕为界,西至钱堂村,北靠秦镇村,由48个自然宅村组成,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东风、跃进、韩家、周家、中心、敦仁、糟坊、卫陆、曹家、烧盐、汤巷、东新。2002年底,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556户,1825人。
韩荡村活动中心韩荡村在清代有“柴荡每三亩,准熟地一亩”的记载。曾因烧砖瓦大量取泥而造成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水涝,建国前十年九荒,长满茅草芦苇,一片荒凉(1973年3月,开始围荡筑圩、吹泥造地。1974年5月25日,韩家荡吹泥后首次插秧,孙小桥公社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及周边大队、生产队干部、群众二千多人参加会战)。因荡地边有韩姓人家居住,故为“韩家荡”,韩荡成村名。1956年组建鼎丰高级农业合作社。1962年,曾分为烧盐、韩荡两个大队,1963年春又并为一个大队。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
韩荡村的顾家糟坊,清咸丰年间(约1850年)由里人顾三宝开设糟坊制酒,生意兴隆,糟坊队队名由此而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里人秦秉谦等人捐田创办敦仁义塾,“敦仁队”遂得名。
域内殷家浜、沈家漕、向阳河、跃进河等纵横交叉。域内公路有殷家浜路、军民路。磁悬浮列车从境西侧穿越,公交专线632路途经其域。1998年始,村修筑水泥路9条,计1.14万米,通向每家每户。
韩荡村原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1970年建农牧园艺场,无偿划出土地400亩,1990年,现代农业开发区建立,租用其田500亩。2000年始,其余耕田均由村统一经营耕种,种植各种蔬菜、花卉、苗木。
韩荡村有厨房设备厂、拉伸件厂、电线电缆厂等11个村办企业。2002年9月始,村开辟工业小区,占地面积约100亩,以土地拓租、招商引资。目前,工业小区内注册企业18家。2002年产值达7100万元,利税540.2万元。
1999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
历任韩荡村党政负责人有顾全国、顾益国、顾根元、邹龙祥、顾祥其、孙进德、顾银荣、翁金彬、丁仲德、周文其、陆荣标、费春生、顾振国、周兴才、曹银才、诸惠德、韩建平等。
十四、钱堂村
钱堂村位于张江镇西南部,东与秦镇村相邻,西南接韩荡村,西傍“三八河”,北靠庵东村,由46个自然宅组成。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顾家、火箭、五一、立达、堂东、钱浜、三多、牌楼、堂西、新立和长浜。原有耕地面积2200亩。2002年12月,有573户,1769人。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村域内建若瑟天主堂,因钱姓人较多,故又称钱堂,钱堂村村名亦由此而来。1956年属鼎丰高级农业合作社。域内主要河道有殷家浜、九曲江、小浦江、向阳河。解放初,曾有曹家尖桥、立达桥、三多桥、承志桥等石桥。殷家浜路通往钱堂。磁悬浮列车从其中部驶越,公交“632”路经钱堂往三林镇。钱堂村在其域内筑有水泥路6800余米,通往全村民家。
钱堂原有耕田以种植粮、棉、油为主。浦东开发成立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后,剩余土地由村统一经营。以种植蔬菜、绿化草木为主。村内有几户养鸭能手,租田搭棚,饲养蛋鸭,出售商品蛋。2003年,迁往外镇。
钱堂村有企业42家,主要是华宏冷轧厂、上海浦东申伟线缆厂、上海新曦汽车附件设备公司等,大多为个人承包。至2002年,产值7000多万元,利润144万元,纳税445万元。
历任钱堂村党政负责人有邹龙祥、顾振国、顾新其、邹言庭、顾文龙、顾银荣、孙敬炎、王金中、钱国安、蔡卫忠、钱国兴、奚品荣、王根才、王永其、顾炳根、顾国良、顾纪根、钱国清、顾文初等。
十五、庵东村
庵东村位于张江镇境域中西部,东靠秦镇村,南邻钱堂村,西与北蔡镇一六村隔河(三八河)相望,北毗北蔡镇潘姚村和本镇新盛村。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下辖新建、腰路、程家、新乐、卫东、为民、朝前、红旗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至2002年底,全村有可耕田1308亩,427户,1389人。
庵东村地域东西长,南北狭。镇级河道“向阳河”南北向从村域中部流经,区级公路“华夏中路”东西向从村域中穿过,国内第一条磁浮列车,从村域西南部驶越。境内有四条公交线路。白色水泥路可通达全村每家每户,交通十分便捷。
庵东村下辖的为民生产队,曾有一座庵堂——“一六庵”。相传建于明末清初,毁于50年代,整个村域全在此“庵”之东,故取“庵东”为村名。
80年代前,庵东村的农业以种植棉花、粮食、油菜为主。90年代以来,绝大部分改种花卉、蔬菜、林木等。庵东村的土地实行农户承包制和集体流转制相结合的方式。
2002年底,庵东村内有中小企业20多家,主要产品为化工、轻纺、五金机械、冷拉型材、针织羊毛衫等。工业总产值2.4亿元,纳税3000余万元。
庵东村自1998~2002年,一直被评为浦东新区“安全小区”。2000年始,连续三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2002年,同时被评为浦东新区“卫生村”。
历任庵东村党政负责人有邹龙祥、顾振国、顾召根、秦栋梁、顾志平、赵士安、程金龙、赵勤祥、顾林新、陆静帮、王光辉、顾志国、赵龙生、顾冰珍等。
十六、秦镇村
秦镇村地处张江镇中南部。其地理位置:东靠横沔港,南毗劳动村、韩荡村,西邻钱堂村、庵东村,北傍长浜河。全村总面积1.82平方公里。
秦镇村原由殷北村、中心村、鸟箩村的卫家宅、农工村的赵家洋、翁家宅和钱堂村的陶家宅组成。该村1956年时属金星高级社,1959年为秦镇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因域内有秦家镇,故取名秦镇村。下辖卫家、黄家、张家、奚家、新宅、赵家、沈家、陶家、秦镇和丁家10个村民小组(生产队)。
2002年底,秦镇村耕田1372.2亩。有573户,总人口1821人,
秦镇村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河道有张家浜、横沔港、长浜等。陆路交通便捷,华夏中路从村域东西向穿越,公交线路有南川线、奉川线、“615”专线等。张江路于村东越过可直达市区。2002年4月,白色水泥路筑至全村各户。
秦镇村内“秦家镇”,其名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彼时,秦氏兴发,在其居住区内经营粮、棉、土布,开当铺、贷银两等,由此吸引了四周农商,陆续来秦家附近开设各类店铺,遂成小集镇,伊人以始创者秦姓为镇名。
秦镇村历来以种植粮、棉、油为主。21世纪初,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实行流转制,以种苗木、蔬菜、瓜果为主。
浦东开发开放以后,秦镇村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蒸蒸日上。1999年,村企实现产值4739.51万元,利润383.95万元,均创历史新高。由于开捷门窗有限公司的引进及扩建,村企转让给“开捷”,村属企业减少,产值、利润有所下降。2002年,全村总产值3010.96万元,利润126.31万元,劳均收入8667元。
秦镇村2001年通过浦东新区治安达标验收;2002年获浦东新区“文明村”、“卫生村”称号。
历任秦镇村党政负责人有丁金根、顾新其、凌海桃、丁海坤、顾方伯、丁仲德、周文进、奚耀国、朱新曙、徐辉、陈志杰、丁其兴、周月桃、丁火灵、秦金祥、卫炳生、赵其林、沈国民、丁心安等。
十七、劳动村
劳动村位于张江镇南面,东傍横沔港,与十村村、中心村隔港相望,南以陆家漕为界,西同韩荡村为邻,北与秦镇村相接,孙桥社区分中心设在其境内。全村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即1~11队。有44个自然村(宅)组成,全村687户,1867人。至2002年底有耕地1104亩,该村农户以种植粮棉为主,1999年始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
劳动村系解放初域内上海鼎新厂工人劳动而得名。
1956年5月,劳动村与沔北等组建成金星高级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劳动村的一部分与鸟萝村的一部分组建成劳动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遂改为劳动村。
历史上,劳动村境内曾有座远近闻名的陈推官桥(大石桥),据传为元朝推官(典狱吏)陈明所建,横跨在横沔港上,故称陈推官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地方官在该桥上设兵防,把守水运交通,遂又名陈水关桥。后渐成集镇。2000年,劳动村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有“沪孙线”、“621”、“632”、“615”等公交专线车经过。劳动村是“撤二建一”前孙桥乡(镇)行政、文化、商贸、娱乐的中心。
劳动村的支柱产业为钢管业,有3个钢管厂。2002年,劳动村工业总收入6469.87万元,实现利润339.53万元。
1989年,劳动村成为创利百万元村。1991年,川沙县人民政府授予该村“社会治安治理达标村”称号。1995~1997年连续3年被浦东新区授予“一级党支部”称号。1999年被上海市农委、爱卫委评为市级卫生村。2000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
历任劳动村党政负责人有吴金根、张学诚、沈进根、郑应庚、赵梅汀、龚美华、徐昌明、钱惠明、钱良才、郑明昌、赵富华、陈志杰、沈奇德、孙龙祥、陈龙璋、赵毛弟、郑振华、龚荣贵等。
十八、沔北村
沔北村位于张江镇南部,东靠横沔港,南与南汇区康桥镇的沔青村相连,西与韩荡村为伴,北同劳动村相邻,由17个自然宅组成。辖区2平方公里,下辖金星、唐家、颜家、沔北、民乐、民星、川南、朱家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2002年,有可耕地1320亩,370户,1219人。
沔北村原名新陆大队,1956年5月为金星农业高级社。1959年为新陆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因地域在横沔镇以北,故称沔北村。
域内沔北路连接孙桥路和军民路,沿路绿化成带,装有路灯30盏。全村自筑水泥路15条,总长度3134米,通至每家每户。
沔北村颜家队有颜家天主堂(天神堂)一座,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沔北村原以种植粮棉油为主。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调整种植结构,21世纪初,已大多改种花卉、林木、瓜果蔬菜,水稻面积尚有150亩。上海高新技术转化项目“中国林蛙”,已获国家专利,并在沔北村实现规模化养殖。
沔北村诚信招商,引进由科技院校联合创办的同济凯博结构有限公司,上海牡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太华线缆有限公司等企业,对原有的电缆料厂、羊毛衫厂等实行体制改革,搞活存量资产。2002年实现销售1.5亿元,纳税约1600万元,村可支配金额300万元以上,劳均收入9000余元。
沔北村1999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敬老村。1999~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
历任沔北村党政负责人有赵金初、秦金森、郑度新、潘银生、曹银根、顾毛根、唐生歧、唐文明、朱贵明、顾士斌、沈金国、郑明昌、艾正元、曹锦仁、顾荣祖、唐正华、诸建忠等。
十九、新丰村
新丰村村民委员会新丰村位于张江镇的东南角,东与川沙镇的栏杆、黄楼两村相邻,南同川沙镇的旗杆村相伴,西与南汇区康桥镇沔青村相接,北同长元村相连,总面积1.5平方公里,10个生产队(村民小组)分别为薛家队、牌楼队、庙东队、观音队、龚家队、金家队、万翔队、万隆队、徐家队和张家队。2002年底,全村有480户,1358人,其中彝族1人,系云南婚入。
新丰村历史上曾属南汇县横沔区的横东乡,后划归川沙县孙小桥乡。1956年组建新丰高级农业合作社。
新丰村域内曾有“竹节观音堂”一座。相传为明末清初一高姓乡妇所建。
民国6年(1917年),里人(新丰村金家宅人)金鸿翔在上海南京西路开设“鸿翔时装公司”,专做女式服装,其所做服装,曾获国际博览会银质奖。蔡元培、宋庆龄等人为该公司题过词。
村内薛家宅有一棵500多年的银杏树,编号为“0497”,为上海市园林局保护树木。
新丰村因外环线和磁浮列车工程,动迁199户,农转居人口617人,征用土地350.9亩。2002年,外环绿带、友好林、磁悬浮绿带又被征用土地356亩,尚存耕地405亩,由村委会集中流转经营。
新丰村的工业主要为招租形式。2002年,有上海浩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海雄申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24家。2002年,全村产值2719万元,纳税112万元。
新丰村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上海市公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1979年被上海市司法局、市高级人民法院评为“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同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科普村”、“安全小区”。
历任新丰村党政负责人有高忠文、徐炳桃、龚秀琴、金保根、金光华、陆洪祥、张坤华、薛祥根、孙康其、史春、薛根林、顾全明、高金明、薛永安、凤国平、张宝华、张建龙等。
二十、长元村
长元村位于张江镇偏东南,东与川沙镇栏杆村相邻,南同新丰村隔港(瞿家港)相望,北与中心村、环东村相接,西傍横沔港,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下辖勉为、顾家、长元、黑长元村村民委员会家、曹家、合昌6个村民小组(生产队)。2002年全村有耕田936.67亩,有323户,1076人,顾、曹两姓占全村总人口80%左右。
1962年4月,长元村从新丰村划出,因辖区内有条颇具盛名的天然长园沟,故取名长元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大队遂改名为村,取名长元村。
长元村村域呈东西狭长,域内有河道新娘子江、瞿家港、横沔港等,道路有长元路、中心路,公交车有“632”线路,外环线穿越而过。村内有勉为小学,因筑外环线,于2002年拆迁。
长元村一直以种植粮、棉、油为主。1997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实行村统一流转,被镇农副公司租用农田350亩,建造蔬菜大棚。外环线绿带征用其农田131.39亩,其余土地均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
轴瓦厂为长元村的骨干企业,其它企业有电线厂、化工厂、木器厂等。1999年11月,村企业体制改革,轴瓦厂、电线厂实行股份制。2002年,长元村实现产值3720万元,利润84.58万元。
历任长元村党政负责人有顾文龙、王伯江、徐耀祥、顾惠芳、薛永安、曹锦仁、沈金国、顾兴泉、郑明昌、顾建成、顾楚如、顾全明、曹根其、徐国祥、沈全敏等。
二十一、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张江镇中南部,东至外环线,与环东村接壤,南同长元村相邻,西傍横沔港,北靠十村村。辖区1.8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宅村组成,下辖小桥、永德、永生、奚家、顾家、王家、太源、周家、养正、吴家和安乐等11个村民小组(生产队)。2002年底,全村706户,2046人,有少数民族(撒尼族和白族)2人。
域内区级河道有横沔港、三灶浜和丰收河,通航吨位为20~50吨。桥家江、寺前江、黄龙江、新娘子江东西向流经域区。中心路、三灶浜路南北交叉,有多条公共交通线路通过。
中心村曾有古刹一座,名为大圣寺,建于元至正年间(另一说建于南宋绍兴元年)。解放前香火旺盛,毁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剩下六间厢房后因建外环线而拆除。至2002年,寺区尚存近百年银杏一棵,属浦东新区园林局保护树木。
中心村养正队艾家宅,为明代南京通政使艾可久出生地。艾为官清廉,为人耿直,享年69岁,去世后相传建有72座艾家坟。
历史上,中心村以种植粮棉油为主。21世纪开始,以种植林木、花卉为主。因外环线和外环绿带建设,中心村有796人农转非。域内因外环线和磁浮线建设,建造动迁的农民别墅300幢。
中心村企业以羊毛衫行业为主,中外合资“美吉德制衣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往海外,雅达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的雅达牌羊毛衫畅销市场。2002年,全村11家企业总产值2380万元,利润120余万元。
中心村1985~1990年,被评为川沙县文明村。
历任中心村党政负责人有奚林根、龚树德、曹云龙、朱文忠、徐解明、徐辉、陈志杰、奚福标、奚文初、王福根、奚品荣、吴永根、艾建明、周卫国等。
二十二、环东村
环东村位于张江镇的东南部,北枕川杨河,东临华夏开发区,西靠十村村、中心村,南与川沙镇的栏杆村接壤。2002年底,全村面积3.9平方公里,22个村民小组(生产队),1197户,4040人。
环东村文化体育中心域内三灶镇因东首有三王庙,故又称三王庙。“三灶”,相传为古时有三座烧盐的灶头而得其名。民国初期,三灶浜镇已有药店、肉店、理发店、茶馆店等数十家店铺。川沙班轮在三灶设码头,将三灶的大本园水蜜桃、三灶洋桃和豆腐干等销往上海。
1956年5月,桥弄、三灶组建永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四灶村组建益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84年,大队改村,即分别为三灶村、桥弄村、四灶村。1996年8月16日,为便于三村统一开发建设管理,经浦东新区批准撤去三灶、桥弄、四灶建制,三村合一,因区域在外环线(规划)以东,遂取名环东中心村(简称环东村)。村域内,道路纵横有序,主干道五横六纵,设有王恒昌桥、新桥站和三灶站三个公交车站。主干道两旁有绿化带,人行道铺设彩色道板,路边装有路灯和广告灯箱。全村水泥路筑至各户门口。域内有川杨河、三灶浜、团结河等通潮河道,水运十分方便。
环东村按三大板块规划建设:(一)工业区,川杨河以南三灶浜以北,1.74平方公里,有上海奉天有限责任公司、东鼎钢构件厂、上海凯航厨房设备厂等100多家大中小企业落户。2002年,环东村总产值5.1亿元,利润2999万元,税金3752万元,人均收入6677元。(二)居住区,三灶浜以南,丰收河以北,1.14平方公里,内有农民别墅200多幢,公寓房108套。(三)农业示范区,丰收河以南,栏杆村界,1.02平方公里。内有150亩水栽培叶菜和菌菇生产区,120亩法国大棚和300亩以色列微喷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
侨胞王广量、顾雪英夫妇捐资200多万元建造的“雪英小学”和“环东老年活动室”亦落座在区域中心。
环东村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已初步形成为“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都市型农村集镇。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等前往视察;美国副总统戈尔等国际友人前往做客,不少外省市代表团亦先后去环东参观。
1997年,环东村被评为浦东新区“五好”党支部、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上海市建设优秀集体、上海市卫生村。1998年,环东村被评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型村、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上海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庭院文明示范村。1999年,环东村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2000年,被上海市侨办评为“捐赠管理”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浦东新区“五好”党支部。
历任桥弄村党政负责人有宋坤根、高才江、奚金娣、赵仁生、秦福兴、孙文辉、顾培华、奚顺龙、奚金如、吴金泉、顾天禄、钟菊泉、孙佳成等。
历任三灶村党政负责人有顾菊仙、李根法、诸宝兴、蔡龙根、史永根、张福根、庄桂华、庄思祖、徐辉、沈金国、庄炳奎、宋荣清、庄伯清、宋德彰、宋华清、庄国兴等。
历任四灶村党政负责人有金福良、盛炳祥、庄林法、孙荣娟、姚国祥、庄根祥、王新其、奚福标、王桃初、张福根、陆振明、王梁等。
历任环东村党政负责人有顾培华、沈金国、奚福标、郑明昌、史春等。
二十三、十村村
十村村位于张江镇南部,处浦东新区华夏中路西段,东起外环线,西至横沔港,南与环东中心村的毛家队、吴家队接壤,北傍川杨河,全村总面积1.35平方公里,下辖高木桥、丁巷、蔡家弄、十村、济阳和团结6个村民小组。2002年12月底,全村有383户,1225人。
1956年组建三利高级农业合作社,1984年5月更名为十村村。蔡姓是十村村的大姓,占全村总人口的40%左右,故曾名蔡家大队。
十村域内华夏中路东西穿越,有十多条公交线路通过,设有十村车站。十村自筑水泥路6643米,通往全村每家每户。流经十村的主要河流有横沔港、川杨河,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十村村蔡家弄历史上曾有明崇祯九年(1636)建造的“崇德”石桥和济阳石桥,两桥是村民南来北往赶集赴会的歇脚之地,沿路开有茶馆、杂货店、小百货店等。
十村村以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紧紧抓住交通便捷的地理优势,先在华夏中路北侧开辟了近230亩土地作为十村工业小区,成功引进了振华港机(上市公司)、中川建业(省部级大公司)。另外还有台湾独资谊鸿鞋厂、“八一”精密机械厂等50多家企业落户十村工业小区。2002年,十村村工业总产值1.8亿元,实现利润84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756万元。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十村村新建400平方米“康乐园”作为老年活动中心和托儿所。结合环境改造,填掉臭河浜,新辟800平方米场地建造“健身街心花园”供村民休息、散步和体育锻炼。全村的生活垃圾全部统一清运。2001年,修筑了通往每家每户的水泥道路。每个村民小组都结合本身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修建了各具特色的花坛、绿化带,使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1987年,十村村被评为川沙县明星村、文明村。1999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村、卫生村。2000年和2001年,十村村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和“卫生村”。
象棋活动是十村村的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每年要举办两次以上的比赛。2001年获浦东新区农民象棋赛季军。
历任十村村主要党政负责人有孙瑛、蔡国民、陈龙璋、徐辉、卫炳生、史春、高金明、秦爱国、李根龙、秦福兴、蔡桂福、顾山根、蔡文国、蔡伟国、蔡国华等。
第二节居 委 会
一、江欣居委
江欣居委成立于1998年6月,居委会辖区范围东起套河,西至张江路,南依广兰路,北靠吕家浜。办公地点在江东路192弄192号。党支部始为联合支部,1999年12月成为独立支部。
江欣的居民大部分来自江东村3、4、9队,大多数为征田撤队后的农转居民,部分来自渔民新村的渔民和吕家浜南张江栅镇上的老居民。2002年底,共有居民1400多人。江欣辖区内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如长虹机械厂、张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张江卫生院、张江工商银行等共10多家。
江欣居委与田园居委间的界河马家浜上,架有两座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古石桥——众安桥和太平桥。两桥历史上曾多次修建,2001年10月再次重修时,装上护栏。辖区内主要道路有江东路、南街、江欣路和糖坊街。
江欣居委分别于1999年、2001年被评为敬老居委、浦东新区科普居委和创建新区一级居委。
江欣居委负责人为孙永华。
二、田园路居委
田园路居委成立于1958年,初名张江(栅)居委,1998年4月改名田园路居委。居委刚建立时办公地点在塘坊街13弄8号后吕家浜畔,1980年迁至川北路3087弄1号203室。
田园居委辖管两个住宅区,一是住房大多为老式砖木结构的老住宅区,由新东街、新西街、北街和野周家组成;二是住房均为混合结构的多层大楼,由张江镇新村1~4栋、浦东水泥厂公房5~7幢、川北公路的公房新村组成。辖区内尚有高层住宅楼一幢——交江大楼。2002年底,共有入住居民676户,1327人,其中外来动迁入住者167人。
2002年8月以前,田园居委为联合支部,以后成为独立支部。居委建有多功能活动室、社区分校教室、科普宣传栏和健身场地等设施。2001年10月起创办《田园风光》黑板报,至2002年12月,出版了107期,内容丰富,深受居民欢迎。
2000年以来,田园居委先后获得了浦东新区科普居委、安全小区、民政调解、卫生等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创建新区一级居委达标。
历任居委负责人有周阿二、王海根、王玲娣、李振林、秦月珍、陈福弟、陆勤。
三、古桐居委
古桐居委成立于1998年6月,当时办公地址在张江镇川北公路664号,2000年5月,迁址于古桐路117弄4幢101室、102室。2002年又迁址于张江镇高斯路1065号(原紫薇路17号)。
2002年底,古桐居委辖管范围为建中路126弄、171弄,古桐路小区,古桐公寓小区,华龙小区、公社种籽场。小区内建有社区学校、电化教室,居民室内、外活动场所,卫生室,宣传栏,供居民健身学习之用。
2002年,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周禹鹏、政协副主席邵煜栋、宣传部长田赛男、市文明办主任许德明等领导均曾到过古桐居委视察工作。
1999~2000年古桐居委被评为浦东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先进集体;2001年古桐居委建成新区一级居委、科普示范居委;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敬老居委。
自成立以来,两届居委会负责人均为周伟国。
四、杨镇(路)居委
杨镇(路)居委成立于2000年5月,辖管龙三路和杨镇路两个生活小区。内有多层住宅楼35栋,1574套间,居民约2500人,其中约900人为镇域外来的动迁户。居委办公地点在龙三路70弄3幢1号。居委会下辖6个居民小组,28个楼小组,还有一支150人左右的志愿服务队和30人左右的群防群治队伍。
杨镇(路)居委有社区分校1所,居民活动室1间,沪剧沙龙活动室1间,同时配备江南丝竹乐器1套,乒乓室1间,室内健身房1间并配有健身器材。文体活动室内有彩电、音响等,还有科普大教室和图书阅览室,室外健身点两处均有健身器材,小区还有宣传牌、宣传栏和宣传廊。
杨镇(路)居委的业余沪剧队为群众性的业余文艺组织。
2001年杨镇居委被评为浦东新区科普居委;2002年,浦东新区一级居委达标。
历任杨镇居委负责人有陆勤、彭云宝。
五、香楠路居委
香楠路居委(香楠一居)1993年组建。居民大多是张江高科技联合发展公司征田动迁户,人员来自张江镇的三联村、杨镇村、团结村,也有少数来自花木镇的潘桥村、龙沟村的动迁户。居委办公地点在香楠路251号。
香楠路居委所辖范围为香楠小区276弄、199弄和200弄,有多层住宅楼38幢,1356套,1240人左右。境内有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直属的香楠小学和香楠幼儿园各一所。
居委辖区内有两个室外健身场所,并备有健身器材,有社区学校、乒乓室,棋牌室,室内健身房,百姓戏台等,供居民健身、学习、休闲、娱乐。
2001年香楠路居委的276弄、200弄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小区;2001年~2002年香楠路居委被评为浦东新区安全小区;2003年香楠居委被评为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居委。
历任香楠路居委负责人有沈海清、马群妹、陆惠明。
六、丹桂路居委
丹桂路居委(香楠二居委)建立于2001年8月,2002年12月更名为丹桂路居委,办公地点在广兰路248弄1号。
丹桂路居委辖管三个街坊:香楠路39弄、香楠路65弄和广兰路248弄,共46幢多层住宅楼,1644套居室。2002年底,入住1306户,有居民3200人左右。居民大多为张江镇团结村、三联村、新康村的动迁农转居户。
丹桂路居委有室内外健身设施、社区分校、图书阅览室等。居委利用社区学校向居民开展《科学在您身边》系列讲座,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通过学习,居民陆文云和马美凤两个家庭在“张江镇《科学在您身边》知识竞赛”中,分获第一名和第二名。
历任丹桂路居委负责人有沈海清、冯来明、陆勤。
七、孙桥(路)居委
孙桥(路)居委,成立于1985年11月,办公地址在横沔港路60号。居委所辖范围为:孙小桥镇、陈水关桥镇、劳动村三队、四队中的居民户,约460户。有多层住宅楼9栋,365套间。
孙桥(路)居委自1991~2002年曾以“借机生蛋”的方式办过“三产”。居委在陈水关桥镇联建公房后建有300平方米的健身苑1个,配有健身器材10件,20平方米健身路1条,供居民晨练之用。居委还建有室内活动室,电脑信息室、科普卫生咨询室,电化教室和阅览室等,供居民学习、休闲。居委还组织居民开展文体活动,如:扇子舞、搭板舞和木兰拳等。
2000年孙桥(路)居委通过新区二级居委评审。2002年被评为浦东新区科普居委。
历任孙桥(路)居委负责人有孙瑛、程金龙、赵文龙、徐解民。

#p#分页标题#e#

附:
至2003年底,张江镇又先后组建江春、江丰、金桐、棕桐、孙建路、环西农等居委。各居委会负责人分别为林文达、周士明、冯来明、张建、奚英杰、金标、张宝华、徐孝华。
第三章集镇
第三章集镇第一节张江镇(张江栅)
张江镇(张江栅),元宋至明代中期已有村落聚居,旧名古桐里,隶长人乡。
古桐里最早的先民为吴姓,以治菜园为业,“吴家园地”曾名扬一方。继后,陆续有张姓、叶姓、刘姓等到此定居。据传因有百年梧桐树一株,故名“古桐里”。
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刊印的《南汇县新志》载:“张江栅镇,邑北70里,一名古桐里。又曰: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有姓张名江者,于此开典铺,筑栅为防,渐名为‘张江栅’。”至清乾隆(1736~1795年)时,张江栅已有长数百米的东西街和横跨吕家浜的南北街和糖坊街,街面房子鳞次栉比,栅上居民逾千人。居民廛肆(市房、栈房、店铺、茶楼、酒肆)约200余家。
张江栅地处马家浜、吕家浜两条水道交会点。马家浜上天宝桥连接东西街,吕家浜上的太平桥贯通南北街。清末至民国初期,张江栅已是南汇县北部重镇,水陆交通枢纽,商业鼎盛,被称作“北门钥匙”。作为县北重镇,遂改名为远北市。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改保图制为乡、保、甲制后,远北市划为南汇县第七行政区,复名张江栅,并为行政区机关所在地,设有警察分局。张江栅又是浦东棉花主要集散地。1949年,全镇有厂、公司、商号206家,棉布百货、烟酒杂货、饭店点心店、肉店、鱼行、药店、木(园)作家具、茶馆熟水(老虎灶)、切面店、理发店、水果店、文具店、南货店、旅社、照相馆、修车行、豆腐店、米庄粮号等一应俱全。享有盛名的百年老店“钱万隆”酱园、“宋天成”大药房亦建在张江栅。街区略成矩形。1955年4月,张江栅镇从张江乡划出成为与乡并列的北蔡区区属镇。
张江镇古迹有明万历年间的“天保桥”、清乾隆年间的“众安桥”、“太平桥”。“华海堂”遗址为清代名士张熙纯读书之处。张熙纯(约1725~1767)张江栅人,字策时,号少华,早年丧父,事母孝,工诗,乾隆二十七年(1762)献诗得奖,中顺天乡试举人。乾隆三十年以赋获一等第五名,授内阁中书,充方略馆纂修官。工诗,尤长乐府,著有《华海堂诗集》、《昙华阁诗钞》。
乾隆、嘉庆年间,栅东朱家厅旁有城隍庙,城隍庙对面(吕家浜南岸、马家浜西岸)是“华海堂”张氏祖坟所在,俗称“张家坟”。城隍庙至天宝桥北首有“孔庙”一座,每逢春秋两季,张江栅及周边的读书文人均来孔庙拜谒孔夫子。天宝桥东堍有一座飞檐小楼“文昌阁”,为文人墨客“会文论经”的场所,相传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太平桥南堍有“九狮亭”,华海堂西有“天竺庵”,天竺庵前殿有“关羽”神像,后人以天竺庵为“关帝庙”源出于此。
20年代,张江栅西黄家宅的黄炳权组建汇北电气公司并在栅西北首五六十米处建造变电站一所。此后,张江栅及唐墓桥、王(家)港、陈水关桥等地用上了照明电,西栅口的源兴轧花厂、南栅口的树生轧花厂安装上了电动剥绒机,提高了籽棉加工生产率。
1958年,成立卫星人民公社后,公社机关驻地设在张江镇。张江中学、张江中心小学、爱苗幼儿园、张江卫生院等均在镇域内。
70年代,张江栅老街逐渐冷落,老镇逐步成为居民居住地,各种商店渐向镇西新街和川北公路、张江路两侧发展。集镇域内有市、县企业10余家,乡、镇企业50余家,工商所、税务所、银行、邮政支局、电信站等机构部门,一应俱齐,各种商店鳞次栉比。川北公路、张江路在此交汇,十多条公交线从镇中经过,马家浜、吕家浜在镇中心地带交汇,水陆交通便捷。张江栅镇历来是张江经济、商业、文化的中心。
2001年“撤二建一”后,新张江镇党政机关设于张江路576号。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张江镇区域因居民点集结,人口迅速增长,又因紫薇公园、张江科技文化广场、古桐居住区等的建设,镇域面积不断扩大,至2002年,集镇面积约为2.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万人。
第二节孙小桥镇
孙小桥镇,俗称桥头,位于城厢镇偏西约7公里,距原孙桥镇政府机关驻地约1公里,南汇县横沔镇北约1公里。孙小桥镇跨黄龙港、新娘子港,横沔港又贯穿集镇南北,镇内有三座石桥,其中一座名为孙小桥,镇由此得名。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前,孙小桥镇属南汇县。置川沙抚民厅后,镇域一部分为川沙,一部分为南汇县,成为两县分管之地。镇处水陆交通要道,民宅集中,逐渐客商云集,商业、手工业日益发展,小镇遂热闹。清末民国初,孙小桥镇开始兴盛时期。此时,孙小桥镇域,南至现孙桥电镀厂,北至陆家槽,东至和新纱厂(上服十七厂),西至现沔北村沔北队。镇西(横沔港西浜)设有茶馆店、饭店、园作店、理发店、鸦片店、砖灰店、郑氏医室等。镇东浜摆卖菱摊、制鞋作坊等各种小杂摊,另有药店、轧米厂(大华、永昌)、鱼行、铁店、豆腐店等商家店铺。
日军侵华上海沦陷时期,日本侵略军强逼乡民修筑一条封锁线,经过孙小桥,并在镇内设检问所,严格检查来往行人,受害者众多。
民国31年(1942年),上海和丰纱厂设分厂在镇北,名为和新纱厂,后改为轧花厂、棉花加工厂、毛巾厂和上服十七厂等。
1959年,红光人民公社机关,曾一度设在孙小桥镇,不久红光公社改名孙小桥公社。公社机关北迁陈水关桥,镇上商业网店渐向北移,孙小桥镇逐渐冷落。
镇西原有猛将堂庙寺一座,后为沔北小学所用。镇域中原有一座曹步思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劝捐重建的环庆石桥,1966年拆去石桥,并北移50米建造水泥桥。镇南筑有水泥路一条,南至川沙砖瓦厂,北接孙桥路。
孙小桥镇为长元村、中心村、沔北村三村交界之地。
第三节杨家镇(新兴镇)
杨家镇曾名新兴镇,地处张江、花木、金桥三镇的交界处,在龙东路(龙东大道)北侧,属张江杨镇村地域。
清乾隆年间有名杨永昌者,字克俊,出身贫寒,勤俭起家,因所居地远离城镇,供给不便,杨遂构屋列肆,集夥招商,逐渐成集镇。杨永昌性慷慨好善,乾隆二十年(1755年)遇大灾,在家乡计口施粮达一个月,后又出资独建艾行桥,并先后捐资建桥12座。
20世纪20年代,中共党员林钧曾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在杨家镇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民国22年(1933年),社庄庙举行三百六十行盛大庙会,在杨家镇行宫庙设场,庙会上民间游艺纷呈,有高跷队、抬阁、荡湖船、清音班、托香炉、托锣、拜香案、打莲花等,游艺队伍中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姜太公垂钓”、“吕布戏貂蝉”、“白娘子与许仙”等角色,庙场内和沿途观看的乡民成千上万,盛况空前。
民国34年(1945年),远北乡常备班,驻杨家镇南红房子。民国35年(1946年),碾米厂老板张祖康组织30余人的自卫团,驻于杨家镇。常备班、自卫团经常敲诈勒索、欺压百姓、鱼肉人民。杨家镇遂被民间称作“小梁山”。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杨家镇成为中心大队的东六队和西六队。杨家镇有皮鞋、服装、羊毛衫、化工、塑料等9家企业,120余家商店。镇东有杨永昌建造的谢龙桥,镇西有杨家祖植的百年古腊梅。谢龙桥(又名护龙桥)为乾隆时的古迹。
杨家镇曾是张江乡(公社)范围内仅次于张江栅的集镇,川沙县财贸中学、新立中心小学校、张江联合诊所杨家镇分部、杨镇小学等都位于集镇。
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2000年5月,杨家镇建造住宅楼35栋,1574套,居民约2500人,成立杨镇居委。
2003年底,随着东郊宾馆的拓展,杨镇村撤制,杨家镇老街被大部分拆除。
第四节乐安镇(陈水关桥)
乐安镇,又名吴家嘴角、陈推官桥镇、陈水关桥镇、孙桥镇,位于张江镇中南部劳动村域内,地处横沔港、三灶浜、殷家浜三河之交结点。
乐安镇距川沙县城西约7公里,往张江栅镇南约3公里,是当地主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地之一。乐安镇东起横沔港东的老粮管所、生产资料部、水产队,西至浦一实业公司(原五七农机厂),东西长约0.5公里;南至孙桥中学(曾名殷浜中学),沿孙桥路往北到华夏东路、张江路交叉点,纵深约1公里,集镇总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镇域内有“张江百姓事务受理中心孙桥分中心”、“张江农副公司”等十几个单位(在原孙桥镇机关内和孙桥文化中心内办公)。域内还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镇内陆路交通方便,沪孙线、621线、615线、632线等从镇中心区经过。
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有推官(典狱吏)陈明在此建桥,因取名“陈推官桥”;乾隆年间,又曾在陈推官桥设营汛驻防兵,把守水运交通,故亦称“陈水关桥”(又称营房桥);民国23年(1934年),当地乡绅孙氏创建鼎新织布厂,按孙姓,郡名为“乐安”,又称“乐安镇”;此地有三条河流(横沔港、三灶浜、殷家浜)交汇,形如嘴角,而当时居住此地者大多为“吴”姓,由此又称“吴家嘴角”。80年代后成为孙桥镇机关所在地而称“孙桥镇”。
解放前,乐安镇(陈水关桥)在殷家浜以南有鼎新染织二厂、周记铁匠店、吴根梅粮杂小店;殷家浜以北,有鱼行、豆腐作坊、大众棉布店、毛梅根烟杂店、周志岳茶馆,后有赵鉴生肉铺、马阿桃茶馆店、吴树桃作铺(棺材店),以及黄祥其理发店和顾氏豆腐作坊等。解放后又有发展,西区有供销社、银行、饭店、邮政代办所、农行、信用社、棉花收购站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水关桥镇发展更快,镇域扩大。孙桥路两侧开有银行、针织制衣厂、美容美发厅、浴室、舞厅、旅社等商企百余家,其中有不少为饭店(酒家、餐厅)。店堂门面较大的有“农工商155店”、“回然商场”、“养和堂药店”等,镇域内还有孙桥文化公园、影剧院、群工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农贸市场等。
陈水关桥镇是原孙桥镇经济、商业、文化活动的中心区,“撤二建一”后,是张江镇的重要集镇之一。
第五节三 灶 镇
三灶镇俗称“三灶”,因镇东首有三王庙,故又称“三王庙”。地处孙桥镇东约2公里处,镇跨三灶浜南北两侧。
相传,当初此地因有烧盐、制盐灶头,故称“三灶”(三为盐灶编号)。后来,从川沙城里一名杨花里的人家迁到三灶,建造住宅,改开染坊,故镇西有民宅叫染店宅。清初,又有顾姓两兄弟到三灶增开店铺,其兄在三灶浜南开设糟坊制酒,其弟在三灶浜北开设南货店。为了兄弟之间和顾客的来往方便,同治三年(1864年),两兄弟建造石桥一座,取名万安桥。
民国初期,三灶浜北相继开设了药店、肉店、理发店、嫁妆店、作坊、毛巾厂、轧花厂、杂货店、烟纸店、茶馆店、豆麦行等。镇西有盛名的吴氏大本园桃园和顾氏南洋桃园。民国后期,顾氏后代又在南北两岸各开了两家制酒糟坊。当时,三灶镇设有轮船码头,负有盛名的三王庙豆腐干、大本园水蜜桃,通过班轮销往上海市区。
40年代,三灶镇附近有儿科庄伯斋、外科顾竹君、中医内科顾济伯,三王庙儿科、外科、中医内科三足鼎立,享有声誉。清末秀才顾佐尧是宋庆龄及妹宋美龄、弟宋子文等幼时启蒙老师,亦曾在三王庙内设私塾教书为生。在川沙、南汇享有声誉的道教大法师宋梅垞,也出生居住于三灶镇宋家宅。
1959年,公私合营时期,两家糟坊合并为德新酒厂。此后由于陆上交通不便,三灶镇逐渐衰落。1996年,三灶、四灶、桥弄三村合并为环东中心村。随着陆上交通的逐渐发展,三灶镇南移至三灶浜路两侧,开始设有农贸市场、各种杂货店、果品店、小超市40多家,三灶镇又逐渐兴盛。
第四章自然宅村
第四章自然宅村《后汉书》云“参差聚落,行余岐道”。聚落是人聚居之处,又称村落,通常又称自然宅村或居民点。张江镇地区正逐步实现城市化,原有自然宅村大部已被拆迁湮灭。为使子孙后代对张江镇原有自然宅村有所了解,保留显示张江镇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聚居村落的历史痕迹,故作本章节。
张江镇聚落名称较为复杂,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乡村中聚族而居,宅以姓氏命名者为多,如张家宅、李家宅之类;如一宅有二姓,也有以双姓为宅名的,如卫陆家宅;同一行政村中同姓宅多的,也有以方位区分的,如东西南北,前后中分之;以规模论又有大小之分;以年代论有新旧某宅之名。此外,宅村不以宅称呼,而以其他命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如火烧牛眼树、顾家糟坊、钱家天主堂、万隆庄、王家牌楼、鸟船浜、朱家圈、陈家弄等。还有以河道、低田为名的如长园沟、朱家荡、湾里陆等。甚至还有以城市命名的如太原(中心村)。除此之外,随着开发开放,撤制,又有了新的宅村聚落名如伟丰一村之类。
伟丰村
周家宅在伟丰村北部。周其彬于清咸丰年间从张江的八一村迁来,宅以姓名。
史家宅 在伟丰村东北部。相传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四世孙史雅南于乾隆十年(1745年)从孙桥乡大圣寺迁来定居。始建平房6幢。光绪十六年(1890年)其后裔史显庆中秀才,宅向南扩展。50年代,有平房50幢。伟益路南至川北公路。
徐家宅在伟丰村东北部。明崇祯年间成宅,以姓名。宅西机耕路通龙东公路。
汪家宅在伟丰村东北部。清光绪年间成宅。近靠华夏路。
伟丰新村第一村在伟丰村东北部。原名姚家宅,因1978年开挖川杨河,姚家宅全部拆迁,在此建造新村,并定名为伟丰新村第一村,有楼房187幢。西临马家浜。
闻家湾 在伟丰村南部。闻氏于嘉庆年间从孙桥秦镇迁来,建宅于长浜转弯处,宅因名闻家湾。西临长浜。
伟丰第二村在伟丰村中部,原名陆家宅。1978年开挖川杨河,老陆家宅全部拆迁后建造的新村,后改名为伟丰新村第二村。
奚家宅在伟丰村西南部,川杨河南岸。奚氏于嘉庆年间从今王港沈沙港迁来定居,已有九代,宅因姓名。
陆家宅 在伟丰村西北部。道光年间陆思春、陆念春来此开油车,宅以姓名。1978年因开挖川杨河,陆家宅全部拆除。
王家宅 在伟丰村西北部,光绪年间成宅,宅以姓名。
益丰村
风水墩 在益丰村北部。清乾隆年间申恭灿从南汇六灶迁来定居,咸丰年间申兰峰筑土墩,挡风水,宅名因此。宅有钢渣路通张江镇,创新河通川杨河。
北孙家宅 在益丰村北部。乾隆年间,有孙姓从南汇瓦屑迁来,在民间婚丧喜事中以吹打服务闻名。宅因姓名。
赵家宅 在益丰村东北部。赵氏在康熙年间从南汇新场迁来定居,宅以姓名。水上交通有马家浜、创新河通川杨河。
孙家宅在益丰村南部。嘉庆年间由北孙家宅分宅而来,以民间红白婚丧喜事吹打为业。宅以姓名。
朱家宅在益丰村南部。朱氏在明天启年间从周浦迁来,宅以姓名。
丁家宅在益丰村南部。丁善德于光绪年间从南汇祝桥迁来,宅以姓名。
奚家宅在益丰村中部。据《奚氏家谱》载,其始迁祖隆公于清康熙年间自河南迁至庆宁寺,后又迁此地定居。至乾隆年间,奚淳耀中武举,奚姓有声望,宅以姓名。
江东村
姜家湾 在江东村北部。清康熙年间,姜氏从今洋经镇南姜家小庙迁来定居,三面环河,北靠吕家浜,因地处河湾,故名姜家湾。水路有创新河,南近川杨河。
吕家宅 在江东村东北部,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南有江欣路西通塘川公路(张江路)。
盛家宅 在江东村东北部。盛氏始迁祖于明万历年间从今南汇县大团镇迁来,至今已有二十多代,宅同姓名。宅南有江欣路,向西通塘川公路。
徐家宅 在江东村东部。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宅原处于老干河三林浦的南面,有新浜沟向西通创新河。
南张家宅在江东路东南部。张氏于明隆庆三年迁至三林浦南岸定居。宅中跨新浜河石桥名“集贤桥”。宅以姓名。
龚家宅 在江东村西南部。道光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南有新浜河,西有马家浜。
西徐家宅在江东村西南部。徐氏在顺治元年(1644年)从上海徐家汇迁来,经营商业。后徐同春考取秀才,徐家名声著,宅因姓名。宅北江欣路通川北公路,宅西有马家浜。
江东新村在江东村中部。北临吕家浜,新村前身是薛家圈,宅内原有4户张姓,薛姓无后,故改称张家宅。1978年,江东路1队和5队因开挖创新河拆迁至此建造新村,遂命名为“江东新村”,长方形。新村近川北公路(张江路)。
西顾家宅在江东路中部。乾隆年间,由东顾家宅分宅至此。南临新浜河,西有创新河,北有三林浦。
东顾家宅 在江东村中部。顾氏在明嘉靖十年从今孙桥大顾家宅迁来,建宅三林浦之北,宅因姓名。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因宅遭火灾,往西南迁三林浦之南。咸丰年间,顾氏又在三林浦之北建宅,为与西顾家宅区别,因名东顾家宅。
张家宅在江东村中部。乾隆年间,张氏从安徽迁来,业染布。宅以姓名。宅南有江欣路,宅北有吕家浜。
瞿家村
西严家宅在瞿家村北部。严长舟始居此地。清咸丰年间成宅,宅以姓名。
俞家宅 在瞿家村北部。康熙年间有俞绍庭、俞玉庭兄弟来此定居,以卖糖为生,至雍正年间已有13副糖担。宅因姓名。又名俞家巷。宅北有龙东路。
东严家宅在瞿家村北部。光绪年间,严长舟、严茂茂从西严家宅迁来,成新宅,宅名与西严家宅相对言。龙东路在宅北经过。
潘家宅 在瞿家村东北部。同治年间潘木山、潘祥山兄弟始来定居,养鸭为业。宅以姓名。宅有养猪、养鸭传统。
张家宅在瞿家村东北端。道光年间,有张进堂从洋泾金家巷迁来。宅以姓名。
小黄家宅在瞿家村东北部。光绪年间成宅。
西张家宅在瞿家村东北部。光绪年间,张岳生、张树生开糟坊曾以张家糟坊闻名,宅因姓得名。
邓家宅 在瞿家村东部。同治年间邓顺国来此定居,宅以姓名。有龙东路、吕家浜。
陆家宅 在瞿家村东部。光绪年间成宅,以姓为名。
陈家宅 在瞿家村西南部。光绪年间有陈氏兄弟在此建房定居,宅以姓名。1978年开凿创新河,宅向西拆迁,发展成新宅村。旁有创新河通川杨河。
黄家宅 在瞿家村西南部。相传黄氏经营钱庄,道光年间从今建中村黄家宅迁来建新宅,宅以姓名。
朱家厅在瞿家村西南部,张江(瞿家)小学东南吕家浜畔。宅以姓名。因有一整埭绞圈房子气势恢宏,故称“朱家厅”。
瞿家宅 在瞿家村西南部。咸丰年间成宅,宅因姓名。因瞿年福在此开油车,又名瞿家油车。宅有养猪养鱼传统。
张家宅 在瞿家村中部。乾隆年间,由张茂春、张茂生和曹孟南三人合建,原名张曹家宅,后改名“张家宅”。西临创新河。
周家宅 在瞿家村中部。周兰生在道光年间从苏州迁至今八一村南浜的北周村,后北周村后裔分宅至此。东临创新河。
北黄家宅在瞿家村中部。光绪年间,由八一村的黄家牌楼迁来,宅以姓名。
建中村
张家宅在建中村东北部。清雍正年间弓济环从横沔迁来定居,并在“弓”傍加“长”成“张”,宅遂以张姓为名。
陈家宅在建中村北部。康熙年间成宅,初名冯家宅,后因冯氏后继无人,故以陈姓为名。宅西有川北公路,宅东有马家浜。
赵家宅在建中村南部。康熙年间赵坤生从金家桥西北赵家宅迁来,初名赵家圈,后改。
奚家宅在建中村南部。康熙年间奚阿大从横沔陈和桥迁来定居,初名奚家圈,咸丰初又有张家生来此落户,但宅仍以奚名。
周家宅在建中村西部。周氏祖先,出身苏州甪直。相传康熙年间,解粮官周耀荣,因运粮失事被削职来此定居,宅以姓名。
黄家宅在建中村西部。明崇祯年间,浙江象山黄生庭来此定居。黄氏后裔在乾隆三年建有旌表黄氏的牌坊,故又名黄家牌楼。
徐家宅 在建中村西北部。徐士秋于康熙年间从杨园草屋徐家宅迁来定居,其后裔徐志远广建园宅,有东西墙门间,宅以姓名。
八一村
黄家宅在八一村西部。黄氏始于清嘉庆年间从浙江迁来,宅以姓名。南临黄家浜。
陈家宅 在八一村西北部。道光年间有浙江陈氏石匠来此定居,后代陈老三石艺超群,世代相传,宅以姓名。
刷布场 在八一村西北部。乾隆年间,赵氏从安徽迁来定居。清末民初,赵氏人家以浆纱刷布闻名,家中备有刷布场地,遂名“刷布场”。南有吕家浜。
赵家宅在八一村中部东面。乾隆年间,赵氏始来定居,成宅后,宅以姓名。原有天主教堂一座,称赵家天主堂。50~70年代,有解放军防空部队驻地(详见军事志)。1991年6月,全宅土地被上海第三制药厂征用,129人安排在第三制药厂工作。东有金张公路(张江路),南有黄家浜。
北周家宅 在八一村东部。相传明崇祯年间有江西周氏解粮官来此定居,宅以姓名。因宅西、宅北种有枸杞成墙,故又名周家墙。东有金张公路,北靠黄家浜。
周家宅 在八一村南部。相传明末清初周氏从杨思镇迁来,宅以姓名。70年代宅村改建农民新村,是八一村最早的住宅群体,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
庄家宅 在八一村东南部。道光年间庄氏从金桥乡灵道庵迁来,宅以姓名。
西顾家宅 在八一村南部。相传顾姓石匠于清道光年间从松江迁来,宅以姓名。南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顾家宅在八一村东南部。相传顾氏于清康熙年间来此定居,成宅后,宅以姓名。南靠川北公路。
沈家宅在八一村西南部。沈氏于清嘉庆年间从安徽来,成宅后,宅以姓名。南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汪家宅在八一村西南部。汪氏于同治年间从安徽始来定居。
张家宅在八一村西北部。张氏于同治年间从今严桥乡张家楼迁来,宅以姓名。
杨家宅在八一村西部。杨氏于明末清初从浙江迁来,成宅后,宅以姓名。南靠川北公路。
孙家宅在种籽场东部。清顺治年间,有孙老梅从孙桥大圣寺迁来,宅以姓名。
龚家堰在种籽场北部。清顺治末年,有龚石炎迁来建屋定居。宅东有二条南北向小河,相接处成堰桩模样,故名为龚家堰。
团结村
凌家弄在团结村北部。因有凌氏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凌道庵”而得名。宅东有上海市海运局“01电台”,宅南为龙东大道,宅西有马家浜。
唐家宅在团结村东北部。康熙年间成宅,唐湘浦始居此。宅以姓名。
夏家宅在团结村东北部。形成于雍正年间,长方形。宅以姓名。宅旁有电台公路,创新河。
李家宅在团结村东北部。顺治年间成宅,长方形。以姓得名。
徐家宅在团结村东北部。据《徐氏家谱》载:徐氏始迁祖于光绪初年从张桥陆家行南草屋迁来,与沈姓同住一宅,因徐姓居多,故名徐家宅。
沈家宅在团结村东北部,光绪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宅北有市海运局“01”海事电台,通公路。
丁家宅在团结村东部。康熙年间两户丁姓人家从洋泾迁来。宅因姓名。宅西有马家浜。
马家宅在团结村东部。康熙年间成宅,宅因姓得名。
陆家宅 在团结村东南部。雍正年间成宅。因姓得名。宅西有马家浜。
程家宅 在团结村中部。乾隆年间有二户程姓从安徽迁来,宅因姓得名。西金张路(张江路),东马家浜。
沈家湾在团结村南部。嘉庆年间成宅。
赵家宅 在团结村西南部。康熙年间成宅,自赵氏始迁祖至今约十一代。宅因姓名。宅东有张江路。
周家宅 在团结村西南部。乾隆年间成宅,宅因姓得名。周氏七世孙,泥水匠“作头”(包工头)闻名。
东陈家弄 在团结村西南部。康熙年间,陈氏始迁祖来此定居,至今约十一代。往东有机耕路通张江路。
张家宅 在团结村西南部。道光年间成宅,因姓得名。
西马家宅在团结村西部。雍正年间马绍坚为避乱迁来,至今已十世,宅以姓名。东有马家宅,故名西马。东靠金张公路(张江路)。
卫家宅 在团结村西部。卫氏于乾隆年间从卫行迁来落户,咸丰年间逐渐发展成宅,宅以姓名。
杨镇村
朱家荡 在杨家镇东北部,长方形,地处旧张家浜弯曲处,地势低洼,故名朱家荡。清同治年间成东西两宅。相传在老张家浜河湾底曾打捞出宋代瓷器,并有沉船桅杆,水浅时露出水面云。
朱家村 曾称东朱家荡,同治间由朱家荡向东延伸而成,散列。
周家宅 在杨镇村中部。周氏于乾隆年间来此定居而名。民国9年(1920年)前后,革命烈士林钧曾在杨家镇新兴小学任教并借居于此宅。
宋家宅在杨镇村中部。清中叶宋家生来此建宅,因三面临河,原名宋家圈。同治年间宅由北向南延伸,宅名由圈改宋家宅。
柯家宅 在杨镇村东部。乾隆年间,柯伯范始来此建宅。旧宅同治年间被焚,后重建。宅前原有机耕路通龙东大道。
张家宅在杨镇村东部,成宅于清中叶。咸丰年间因战事被焚毁,后重建,成散列状。宅以姓名,南通龙东路。(即龙东大道)。
潘家宅在杨镇村东部。乾隆间潘氏从金桥乡桂家宅始迁于此。
杨家宅 在杨镇村南部,乾隆中期成宅,以姓得名。80年代建龙东路,路从宅中穿过,路南列入张江高科技园区。近旁有张黄浜、陆家浜、郁家浜。
洪家宅 在杨镇村西南部,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宅因姓得名。宅上有专业西式服装的裁缝名师多人,先后受聘沪上先施、大新等服装公司。洪家宅裁缝由此闻名。
南洪家宅 在杨镇村西南部。同治年间由洪家宅分宅而成。散列,傍龙东路。
杨家镇 在杨镇村中部,原名新兴镇。乾隆二十年(1755年)涝灾,杨永昌赈灾后,受赐八品。招商集夥,逐渐成镇。镇北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护龙桥。一度曾是远北乡政府驻地,2001年前曾有小学一所。事详见建置编和商贸编。
三联村
杨家宅 在三联村中北部,分南北两宅。南属徐家队,北属张桥队。清嘉庆年间杨树源从杨家镇杨家宅迁于此,杨以办学出名,宅以姓名。西临张黄浜、北靠龙东路。
北徐家宅在三联村北部。相传徐氏于道光年间从安徽避难来此,摇船经过陆家浜时饭碗失落河中,遂在此定居。
小徐家宅在三联村东南部,由大徐家宅分宅来此,徐氏以手艺木工称著。
范家宅 在三联村东南部。相传范氏祖先以捕鱼为生,咸丰初年,从嘉定县南翔镇迁此宅以定居。
陈家宅 在三联村南部,又名西陈家弄。长条形,包括陈徐、陈一、陈二3个生产队地界。康熙初年,地有陈洪山等7家祖坟,子孙在坟地南侧建屋定居,宅以姓名。陈洪山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迁至张江建中村。
徐家宅在三联村中部。同治年间徐文轩从今花木镇朱家湾迁来定居,生儿女四人。成宅后,宅以姓名。
南张家宅 在三联村西南部。张氏于光绪年间在此建新宅,宅以姓名。
范家省在三联村西南,宅西原有范家老桥建界沟浜上,三面环水,无范姓居住(传说早年有范姓从范家宅迁来此处定居)。
梅家宅 在三联村西部。相传雍正年间,安徽人杨梅氏以摇船为生,来此定居,成宅后,以梅姓名。梅家宅是张江镇第一个被张江高科技园区征地撤制的宅村(生产队)。
北张家宅 在三联村北部。据传张氏于嘉庆年间从张江镇迁移至此,宅以姓名。
新康村
大陆家宅在新康村北部。清乾隆年间,陆姓始迁祖来此定居。同治年间陆志山中武举人;陆步棠、陆秋平相继中秀才,声名远播。陆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遂称“大陆家宅”。宅北靠顾家浜。
顾家宅 在新康村北部。北靠陆家沟,顾氏从今三联村移来。始建房7间定居,同治年间成宅。
钱家宅 在新康村东南部。嘉庆年间,有钱塘江钱姓渔民来此定居。同治年间天主教徒钱锦楠募捐集资建造教堂。后成地名为“钱家天主堂”,或称“大钱家宅”。西临张黄浜。钱家宅解放初曾是北蔡区公所(政府)所在地。
小钱家宅在钱家天主堂东,又称钱家石桥,隔河与八一村相望。
小陆家宅在新康村西北部。同治年间有陆氏二兄弟从大陆家宅迁来定居,宅以姓名。北靠顾家浜。
周家荡 在新康村西部。地名又称周家塘。宅前有一片荡田,周姓人在此以捉螺蛳为生,因称螺蛳周家荡。相传同治年间成宅。
西钱家宅 在新康村西部。同治年间,有名为钱老虎者从钱家庙迁来建宅定居,因处钱家宅之西,故名。南靠黄家浜。
潘家宅 在新康村中部。潘氏始迁于嘉庆年间,六世孙潘贵昌广置田产,崇明旅游开发区,家宅由此出名。
西潘家宅 在新康村西部。形成于嘉庆年间。宅以姓名。南靠黄家浜。
杨家宅在新康村中部。东、南、西三面临杨家沟。嘉庆年间杨氏从隆化迁来,宅以姓为名。同治年间杨大山中武秀才,杨家宅由此闻名。
龚家宅在新康村西北部。相传嘉庆年间,有张氏苏州移至唐镇龚家祠堂,又转迁此地。传人改龚姓,地名由此得。
新茂村
陆家宅在新茂村中部。清乾隆年间陆氏从新康村迁此建宅,初建平房七八间,道光初,宅向西延伸,宅以姓名。宅南有川北公路和吕家浜。
叶家宅 在新茂村北部。嘉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宅东近川北公路,宅北有黄家浜。
陈家门 在新茂村北部。陈氏于道光年间从三联村陈家弄迁来,宅三面环水,南西通道是一条堰,形似大门,故名“陈家门”。东通川北公路,南有吕家浜。
钱家宅在新茂村北部。乾隆年间成宅。初名钱家圈,咸丰年间宅遭焚毁,后重建,改名钱家宅,后靠黄家浜。
杨家宅 在新茂村东北部。道光年间成宅。杨氏从杨家镇迁来。宅北有川北公路,南靠吕家浜。
东张家宅在新茂村东北部。康熙年间,有张氏偕一女从苏州私奔来此定居。宅东南通川北公路。
郭家宅在新茂村东部,南临吕家浜。嘉庆年间有郭姓船民始来定居。后有外姓移来,因郭姓多,宅以郭姓为名。南临吕家浜,旁有川北公路。
李家宅 在新茂村东部,乾隆年间成宅,当时仅4户李姓,向称小李家宅,宅以姓名。后子孙渐多,去“小”改称李家宅。宅南有吕家浜、川北公路。
陈家宅 在新茂村南部。陈氏于乾隆年间从北蔡潘姚村迁此,宅以姓名。宅南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成家宅 在新茂村南部。原为王家宅。成氏于乾隆年间从洋泾镇搬来与王同住,嘉庆年间,因王姓无后,故以成姓名宅。宅北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北李家宅 在新茂村西南部。康熙年间,有3户李姓人家从南汇新场搬来定居,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宅北有川北公路和吕家浜。
南李家桥 在新茂村西南部。嘉庆年间有2户李姓从上海县法华镇移来定居,宅以姓名,因宅北有李家宅,故名南李家桥。宅北有川北公路,南临白莲泾。
任家宅 在新茂村西部。乾隆年间有任姓从松江来此定居,成宅后,以姓为名。宅旁有川北公路、吕家浜经过。
赵家宅在新茂村西部。道光年间赵氏从张江新盛村移来定居。川北公路、吕家浜宅南经过。
北张家宅在新茂村西部。乾隆年间张氏从严桥张家楼移来定居。曾称此地为张家巷,宅以姓名。宅南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张家宅在新茂村西北部。咸丰年间,从张姓老宅分宅迁来。宅南有川北公路。
王家宅在新茂村西北部。嘉庆年间,王氏从今花木乡龙沟村迁来定居。道光年间发展成宅,宅以姓名。宅南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新盛村
赵家宅在新盛村北部。清嘉庆年间成宅,因姓得名。散列状。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薛家宅在新盛村北部。道光年间成宅,因姓得名。北靠吕家浜,陆路有川北公路。
袁家宅 在村境东北部。咸丰年间成宅,因姓得名。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陆家宅 在村境东部。宅内因陆姓居多而得名。有川北公路和吕家浜。
东王家宅在新盛村东部。康熙年间成宅。宅因王姓居多并位于村的东部。故名东王家宅。有川北公路、吕家浜。
金家宅 在新盛村东南部。因姓得名。
北凌家圈 在新盛村南部。顺治年间成宅,因位于凌家圈以北而得名。南至长浜,北临川杨河。
姚家厍在新盛村南部。相传成宅于乾隆年间,宅内并无姚姓,姚厍为历来习称地名。宅南临长浜。
徽州店在新盛村西南部,南临长浜。康熙年间成宅,始有安徽徽州人来此定居,经商开店,村名“徽州店”由此而得。宅与北蔡潘姚隔河相望。
史厉家宅在新盛村偏西北部。70年代吹泥,成宅约为30多年。有史、厉两姓在此定居,宅因姓得名为“史厉家宅”。
王家宅在新盛村西南部。相传于嘉庆年间成宅,因姓得名。北临川杨河。
沈家宅在新盛村西部,因姓得名。北临吕家浜。
孙家宅在新盛村西北部。北临吕家浜。成宅于嘉庆年间。宅因姓得名。北临吕家浜。
厉家宅又名厉家荡, 在新盛村中西部。西临白莲泾,由南北两宅村组成。约300年前有厉姓在此造屋建宅,因姓得名。
陈家宅 在新盛村中部。道光年间成宅,因姓得名。
郭汪家宅在村境中部。为新盛村委会驻地。70年代吹泥造地建宅,因村民郭、汪两姓居多,故名。
韩荡村
秦家宅在韩荡村北。清咸丰年间秦氏从钱堂迁来,宅以姓名。宅前有殷家浜路和殷家浜,宅西有向阳河。
韩家宅又名韩家荡,在韩荡村北部。清初成宅,据传韩氏祖先,于清初曾任安徽泉山县令。韩家荡有荡田千余亩,宅以姓名。宅后有殷家浜、殷家浜路。
顾家糟坊在韩荡村西部,距陈水关桥镇西2公里。咸丰年间(1856年左右),顾氏在此开设糟坊制酒,生意兴隆。其后又有他人在此开设布店、豆腐坊、茶馆、园作铺、打铁店、油酱店等,渐成集市。因敦仁义学即在近旁,时有朝廷官员巡察到此。全盛时,殷家浜南北两岸,东至钱家宅、敦仁义学,西至顾家宅、糖坊桥,全是顾家糟坊地界。顾家糟坊后因多次火灾,渐至衰落。有殷家浜和殷家浜路在宅子北端穿过。
敦仁里康熙年间为二图行政机关所在地(辖今韩荡、钱堂、庵东、劳动等行政村地)。清代南汇知县常在敦仁里讲读朝廷颁发的乡约条规。建国后曾一度为村名,管辖糟坊、敦仁、韩家、东风、跃进等6个生产队。其南浜的钱家宅,人民公社成立后以敦仁(里)为生产队名。
周家宅在韩荡村北部。嘉庆年间周氏昆仲从南汇迁来,宅以姓名。60年代此地的草房和平房,至80年代均翻建成楼房和“小洋房”。有殷家浜、军民路。
钱家宅在韩荡村北部。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陆上交通有殷家浜路。水路有向阳河与殷家浜衔接。
赵家宅在韩荡村东北部。赵氏始迁于此,成宅后,宅因姓名。水陆交通有殷家浜和军民路。
张家宅在韩荡村东北部。清末,张氏从四灶迁来。成宅后,宅以姓名。旁有殷家浜、跃进河。
卫陆家宅在韩荡村南部。清末,陆氏从老宅分宅迁来,卫姓亦在此地定居,故名。近有沈家漕、军民路。
烧盐曹家宅在韩荡村西南部。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山东曹氏在此定居烧盐,故称“烧盐曹家宅”。进出有军民路、陆家漕。
曹家宅在韩荡村西南。清末,从烧盐曹家宅分出新宅,宅以姓名。有烧盐路贯穿宅中,水路有陆家漕。
丁家宅在韩荡村西南部。道光初年(1821~1830年),丁氏从南汇迁来,宅以姓名。有烧盐路、陆家漕。
汤家巷在韩荡村西南部。乾隆年间,汤姓从三林塘迁来。宅以姓名。陆上交通有钢渣路,水路有陆家漕、沈家漕。宅前有周川公路。
西丁家宅在韩荡村偏西南部。嘉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又因东有丁家宅,故名。
孔家宅在韩荡村中部。光绪年间,有孔如钟从南汇瓦屑屯迁来定居,宅以姓名。宅北濒烧盐路、南抵庙沟头。傍有军民路、陆家漕。
诸家宅在韩荡村中部。宅以姓名。相传同治九年(1870年),有诸超勤者,拥有土地数百亩,谚曰:“到横沔,只过人家二个田横头”,因此诸家宅名噪乡里。
钱堂村
顾家宅在钱堂村中部偏西。清雍正初,顾氏从大圣寺迁来。宅以姓名。宅边若瑟天主堂,建于同治年间,曾为敦仁小学校址。有钢渣路通殷家浜路,向阳河直通川杨河。
东钱家宅在钱堂村东部。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后陈姓在此建宅,土改时,顾、秦二姓迁入。水路有殷家浜、小浦江,陆路通殷家浜路。
东秦家宅在钱堂村东北部。秦氏于清初从本村堂西迁来,后向南延伸,宅以姓名。宅南接殷家浜路,向阳路贯穿宅中。
南陆家宅在钱堂村南部。陆姓于清末从本村分宅迁来,宅以姓名。宅后有机耕路向东与殷家浜路相交。
南孙家宅在钱堂村西南部。清初有孙氏三兄弟侯钦、秀钦、俊钦从孙家老宅迁来,地处孙家宅南,故名“南孙家宅”。民国8年(1919年)曾创立“立达小学”,故又名立达。宅前有机耕路穿过,通殷家浜路。
北张家宅在钱堂村西南部。乾隆年间成宅,宅南有同姓宅,故名北张家宅。东有殷家浜路,机耕路贯穿宅中。
南张家宅在钱堂村西南部。嘉庆年间成宅。宅北有同姓宅,故称“南张家宅”。宅前即长浜。有机耕路通殷家浜路。
吴家宅在钱堂村西南部。雍正年间成宅,因姓名宅。宅前机耕路接殷家浜路。
陆家宅在钱堂村西南部。清初成宅,宅因姓名。宅前殷家浜,宅后通殷家浜路。
北王家宅在钱堂村西部。嘉庆年间成宅,因姓名宅。因遭火灾后,重建草房,建国后建瓦房,后又相继翻造楼房。
南王家宅在钱堂村西部。王氏于嘉庆年间从北蔡迁来后逐步形成东、北、南三个宅,本宅在南,故名“南王家宅”。宅前即殷家浜。西侧筑机耕路。
东王家宅在钱堂村西部。嘉庆年间,王氏从北蔡迁来始建。本宅在东,故名“东王家宅”。有机耕路贯穿宅中。
秦家宅在钱堂村中部。清初成宅,因姓名宅。后有王、钱两姓迁入。有汤基港。
邹家宅在钱堂村中部。清初成宅,宅因姓名。村内有贞节牌坊一座,原宅于咸丰年间毁于火,仅存牌坊石柱。机耕路西接殷家浜路。
钱家宅在钱堂村中部。乾隆年间钱氏从韩荡迁来,宅因姓名。
唐家弄在钱堂村西北部。唐氏始居于此。清末民初曾有集市,中有长弄,故名唐家弄。机耕路穿越宅区。
赵家宅在钱堂村西北部。赵氏于清代在此定居。因姓名宅。有钢渣路西与殷家浜路相接。
牛眼睛在钱堂村东部,堂东、顾家两生产队耕地交汇处有一条异型交叉河道,形如牛眼。该地十分冷落,乡里传说是鬼神经常出没之处,旧时当地人到此常有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故名。
北孙家宅在钱堂村中部偏西。清初孙氏从凤阳迁来,后向东、向南延伸,本宅在北,故名“北孙家宅”。宅后濒九曲港,南有殷家浜路。
东孙家宅在钱堂村中部偏西。清初成宅,因从西侧老宅迁来,故名“东孙家宅”。宅子南靠殷家浜,殷家浜路在宅后穿过。
中顾家宅在钱堂村中部。乾隆年间,昆山顾鼎臣后裔顾文臣来此定居。宅因姓名。水陆交通有殷家浜、殷家浜路。
北顾家宅在钱堂村中部偏北。顾姓从堂东迁来,因与本村南部顾家宅相对而称“北顾家宅”。宅南有九曲港,殷家浜路穿越宅中。
野倭子桥又称公司头,在钱堂村五一队地界。相传元朝时,这里居住有二十多户人家,每十户一个倭子管辖。三个倭子狼狈为奸,横行霸道,欺压百姓,鱼肉乡民。受苦受难的百姓忍无可忍,在一个中秋之夜,趁三个倭子节日里酒足饭饱醉卧梦中时将其杀死,俗呼“节杀倭子”。为纪念此事并不再受到外来恶霸的欺压,这里的乡民拆掉原有的木桥改建成一座石桥,取名野倭子桥。民国时期,又有乡民孙、王、张、赵、汤、周等九家合伙出资一千六百余元造房买机器创建轧米厂,成立股份公司,于是又有了公司头的称呼。
庵东村
唐家湾在庵东村中部。清末,嘉定县柴潭有唐姓昆仲划船到此捕鱼为生,宅以姓名。宅前有御孙公路。
秦家宅在庵东村中部。乾隆年间,秦镇秦文奇迁来建宅,因姓名宅。旁有张家浜与钢渣路均可达秦镇。
北顾家宅在庵东村东部。道光年间,有顾姓居屋被焚,到此地筑新宅。因姓名宅。宅前钢渣路达秦镇。
陆家宅在庵东村南部。嘉庆年间由张江迁来。因姓名宅。宅前御孙公路经过。
程家宅在庵东村东南部。清乾嘉间程氏从秦镇来此建宅,宅因姓名。1976年村西开向阳河,部分村民迁至新村。宅前有御孙公路经过。西有向阳河与川杨河连接。
南顾家宅在庵东村东南部。道光末年有顾姓三兄弟来此建宅定居,宅以姓名。北濒张家浜,御孙支路穿越宅中。
南赵家宅在庵东村西南部。一名赵家圈。此宅在清代称“沈家基”,后因赵姓迁来,改名“南赵家宅”。宅西有殷家浜路。
何家宅在庵东村西南。乾隆初成宅,宅因姓名。殷家浜路穿越宅中。
顾家宅在庵东村西南部。咸丰年间顾姓从钱堂村顾家宅迁来,宅以姓名。殷家浜路穿越宅中,西有三八河。
赵家宅在庵东村西部。清初,赵雪山从北赵行迁来。宅以姓名。宅分东、西部分。宅西有殷家浜路。
钱赵家宅在庵东村西部。清代有钱赵两姓定居,故以两姓名宅。宅边有殷家浜路,水道有小张家浜与三八河相连。
西顾家宅在庵东村西北部。雍正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宅前钢渣路,西接御孙公路,东通川北公路。
中顾家宅在庵东村中部。乾隆年间成宅。顾氏从大圣寺迁来,宅以姓名。宅左有向阳河,御孙公路横贯宅中。
秦镇村
徐油车在秦镇村中部。清乾隆年间,徐姓始居于此。至道光年间在宅中开设油车工场,村名由此。有机耕路贯穿宅中,东接川北公路,南至御孙公路,水路有小张家浜。
张家宅在秦镇村中部。乾隆年间,张姓从庵东迁来。宅因姓名。水路四通八达,有小张家浜、长浜、马尾港和草子浜,宅南有御孙公路,东接川北公路。
卫家宅在秦镇村东部。乾隆年间,卫氏在此建三进大院,因姓名宅。后有外姓迁入。御孙公路贯穿宅子南部与川北公路相接,北有小张家浜通横沔港、川杨河。
徐家宅在秦镇村东部。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70年代部分村民迁往西部卫家宅。宅南有御孙公路,东有川北公路。
黄家宅乾隆年间,黄姓在此造三进住宅,后毁于兵燹。宅以姓名。宅东通川北公路,水路有小张家浜。
周家宅在秦镇村东南部。乾隆年间周氏从本乡新桥迁来,至今已十二世。宅以姓名。宅东机耕路北接御孙公路。
西沈家宅在秦镇村西南部。清末沈氏从东沈家宅迁来,地处老宅之西,故名。宅中机耕路与军民路相接。
东沈家宅在秦镇村西南部。乾隆年间成宅,后在西边建造新宅,故称老宅为“东沈家宅”。宅北通御孙公路,南至军民路。
赵家漾在秦镇村西南部。乾隆年间成宅。由于赵氏住于夷蒲道港南岸、横江东岸交叉之漾口,故名“赵家漾”。机耕路贯穿宅中,北接御孙公路(华夏中路),南通军民路。
翁家宅在秦镇村西南部。同治年间,翁姓因老宅遭火灾而来此地定居。宅以姓名。宅西通军民路、御孙公路。
秦家镇在秦镇村西部。乾隆年间成聚落。相传秦氏由山东迁来。初时,秦家贫穷,仅靠贩买黄花度日。某晚在船上窥见出殡,但不闻哀声,心内称奇。待丧家离去,秦氏去墓地,打开棺木不见死尸,但见满棺金银财宝。秦氏就此大发,捐钱买官,造房开店。全盛时,有东西向、南北向两条街,商店林立,又开设典当,市面相当繁华。秦家为显威风,还在镇头竖起八根旗杆,自称秦老爷,后秦家逐步衰落。加上交通不便且兵荒马乱,秦家镇渐消亡,至今已无镇形,90年代仅有一所秦镇小学和一家小杂货店。傍小张家浜,陆上交通有御孙公路。
凌家宅在秦镇村西北部。咸丰年间凌氏从凌家圈迁来。宅以姓名。
火烧丁家宅在秦镇村西北部。乾隆年间成宅。民国21年(1932年)宅遭火灾,屋舍焚毁殆尽,被称“火烧丁家宅”。民国36年(1947年),丁天生重新建房造园,宅村亦复兴旺,故又称“丁家花园”。宅前有水泥路通华夏中路(御桥路)。
奚家宅在秦镇村中部。乾隆时成宅,宅以姓名。宅前有小张家浜,并有钢渣路通御孙公路。
新宅在秦镇村中部。咸丰年间成宅,为秦镇秦氏所建新宅。顾姓在此建宅也不少,故也称顾家宅。宅南有御孙公路,水路有小张家浜。
王家宅在秦镇村中部,王氏于清末从唐镇机口迁来。宅以姓名。宅前有御孙公路。宅子北濒小张家浜,南临蒲道港。(已填埋)
丁家桥宅在秦镇村中部。因宅东有丁家桥,宅以桥得名。宅后有御孙公路。
劳动村
西赵家宅在劳动村北部。清光绪年间,赵姓在老宅西建房定居,故名“西赵家宅”。西临横浜,宅前机耕路接军民路。
吴家宅在乐安镇北。清初,吴氏昆仲由皖南迁来,宅以姓名。左有沪孙公路和横沔港。
赵家宅在劳动村北部。赵氏于同治年间从昆山迁来,曾在黄楼开店,后在此地造房定居,宅以姓名。宅东靠镇中路,南临军民路,有小港出宅通殷家浜。
东赵家宅在劳动村东北。地处赵家宅东首,故名“东赵家宅”。宅左濒横沔港,北抵沪孙公路,西依小横港。
乐安镇吴家宅在劳动村东部。清初,吴姓聚居于殷家浜与横沔港的交叉口,又称吴家嘴角,宅以姓名。东出横沔港,西达镇中路,南抵殷家浜,沪孙公路贯穿宅区。
看鸟浜在劳动村偏南部。咸丰年间成宅。相传吴氏祖先以鱼鹰捕鱼,舟泊港边,常有观看的人,故称“看鸟浜”。东临横沔港,傍有横沔港路。
桃园里原孙桥乡政府机关所在地,本是姓孙的一户地主所建,四周种桃树,故名。土改时房屋被没收归公,桃园废去改建场地。乡(公社)机关迁来后,改造办公楼,本地年长者仍用惯称(桃园里)。
西孙家宅在劳动村中部。相传乾隆年间,孙姓自新疆逃难至此,与一女乞丐成婚,后成聚落,因姓名宅。后有殷家浜、军民路。
东孙家宅在劳动村东南部。光绪年间,孙氏从本村吴家宅迁来。因位于同姓宅之东,故名“东孙家宅”。宅中有张、郑两姓在此定居。后有殷家浜、军民路。宅东不远即上海色织五厂。
沈家宅在劳动村南部。同治年间,云间沈云英之父,舟抵陆家漕,船沉于河,遂在此地建房定居,宅以姓名。宅东有横沔港和横沔港路,南有陆家漕贯通宅前。
钱家宅在劳动村西部。清初成宅。据传当时钱姓商人,泊舟殷家浜,饭碗掉入河中,以为天意,遂上岸建房定居,因姓名宅。南倚军民路,北达小河港,东临断头横口,西抵庙横港。
徐唐家宅在劳动村西北部。清末成宅。唐姓原从柴场湾迁来,又有徐氏迁入定居,故以二姓名宅。宅前有小河港,机耕路通军民路。
沔北村
颜家宅在沔北村北部。清初成宅,因姓名宅。后龚、程、沈三姓迁入。西靠跃进河。
沔北新村在沔北村东北部。因顾家宅人口多,20世纪80年代由村委会规划建造。地处沔北村委之北,故名“沔北新村”。东临横沔港路。
朱家圈在沔北东北部。乾隆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因四面环水,故名朱家圈。水陆交通有陆家漕、沔北公路。
北曹家宅在沔北村东北部。道光年间,曹氏从老宅迁来,宅因姓名。
明星二新村在沔北村东北部。1980年由沔北、川南、明星三队部分村民建成,为区别一新村而命名“明星二新村”。
东顾家宅在沔北村东部,清初成宅。嘉庆年间,顾氏向西迁移,形成东西两宅,东濒横沔港,西与西顾家宅相望。
西顾家宅在沔北村东部,清末,由东顾家宅分宅而来,故名。东有横沔港,北至沔北公路。
倪家宅在沔北村东南。道光年间成宅。东有横沔港,南通沈家漕。
唐家厅在沔北村南部。嘉庆年间,唐氏昆仲从南汇大团搬来。相传唐氏曾宦游京师,所建住宅有大厅,宅名由此得。隔江有沔北公路与横沔港路、军民路相接。
鸟船浜在沔北村西南部。诸氏于清末从横沔迁来。宅基四面环水,出入用船,村民靠养鱼鹰捕鱼为生,故名鸟船浜。右侧河浜南接沈家漕,陆路通沔北公路。
北诸家宅在沔北村西南部。嘉庆时成宅。建国后费、唐等外姓亦迁入,因在诸家宅北,故名。
诸家宅在沔北村西南部。嘉庆年间成宅。水路可直通横沔港。
南曹家宅在沔北村中部。嘉庆年间成宅,因在曹家宅南,故名“南曹家宅”。宅北有沔北公路。
曹家宅在沔北村中部。嘉庆年间曹氏从曹家桥迁来定居,成宅后,以姓名。宅北有沔北公路。
新丰村
西高家宅在新丰村北部。高氏于清乾隆年间迁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其后裔扩建住宅于高家牌楼西侧,故称西高家宅。宅北有瞿家港,宅东有中心路。
薛家宅在新丰村东北部。明成化年间(1465—1486年),薛氏兄弟三人从陕西长安迁来,因姓名宅。西临中心路,北有瞿家港。
西薛家宅在新丰村东北部。明成化年间因薛家宅向西扩宽而另成宅,故名。宅南有吉字盘港,西有中心路。
观音宅又名竹节观音堂,在新丰村中部。相传元朝成宗年间由龚姓村民夫妇来此。丈夫早逝,其妇拖儿带女捕鱼为生。一日在做渔具时从锯断的毛竹中发现一尊观音像。事有巧合,时值灾荒,田税剧增,村民弃耕逃荒外地者不在少数。妇女将里人弃田照单全收。不久,朝廷减免田税,妇人平白得了许多田亩,称之为“一夜长三千”。此妇认为是竹节里的观音菩萨给带来的好处,就建造了一座寺院取名竹节观音堂以谢神灵,宅以得名。宅东竹节观音堂遗址尚存。
葛家宅在新丰村东北。乾隆年间成宅。葛姓从周浦迁来,宅因姓名。
高家牌楼在新丰村北部。嘉庆年间宅中建贞节牌楼,故称高家牌楼宅。宅西中心路通川北公路,瞿家港东至川沙,西连横沔港。
黄家宅在新丰村东南部。道光年间形成宅以姓名。南靠周川公路,西有中心路。
汪家宅在新丰村东南。因姓名宅,宅村三面环水,故又名汪家圈。旧时大多草房,建国后才先后翻建瓦房新楼。宅前有虹桥港,宅后通周川路。
沈家圈在新丰村东南。清末成宅,宅村四面环水,故名沈家圈。宅后有周川公路,宅前即虹桥港。宅地为南汇、川沙往来之通途。
金家宅在新丰村中部。元朝大德年间成宅,宅以姓名。宅北濒吉字盘港。
朱家宅在新丰村南部。明万历年间形成,宅以姓名。宅前临虹桥港,后有周川公路。
王家宅在新丰村南部。清初,王姓从川沙西门外迁来,宅以姓名。宅南有周川公路,中心路纵贯宅中。
高家宅在新丰村南部,高姓何处迁来不详。清末成宅,宅以姓名。宅南临虹桥港,北有周川公路。
南张家宅在新丰村南,乾隆年间张氏从万隆庄迁来。宅以姓名。宅后有周川公路。
南陆家宅在新丰村南部。陆氏于清代从四灶迁横沔,同治年间又在此购地造房。宅以姓名。南靠虹桥港,北有周川公路。
徐家宅在新丰村西南部。清初成宅,因姓名宅。宅前有周川公路,是孙桥乡偏西南角的一个宅村。
万隆庄在新丰村西南部。相传明代有张姓在南汇经商致富后,在此建四合院,当时有人馈赠一组“万隆”屏风,后裔开设布庄取名“万隆”,故成地名“万隆庄”。宅前有虹桥港,宅北通周川公路。
孔家宅在新丰村西南部。孔氏于明代在此卖盐为生,渐成聚落,宅以姓名。宅前有虹桥港,北有周川公路。
北张家宅在新丰村西南部。因1961年从万隆庄分宅,故又名万隆庄西宅。宅南靠虹桥港,宅前通周川公路。
陆家宅在新丰村西南部。光绪初陆氏从南汇瓦屑迁来形成,宅以姓名。
东龚家宅在新丰村中西部。清代中叶,龚氏由张江迁来,宅因姓名。后分东西两宅,此宅在东,故名。东通中心路,吉字盘港在宅前穿过。
西龚家宅在新丰村西部。清末成宅。东接中心路,吉字盘港西至横沔港。
凤家宅在新丰村西部。凤姓从无锡迁来,后部分分迁至横沔,宅因姓名。宅后吉字盘港通横沔港。
长园村
小顾家宅 在长园村东北。清乾隆年间,顾氏从大顾家宅迁来,故名。宅北即新娘子港。
新娘子港流经长园沟、中心、桥弄三村的一条河浜。传说曾有一女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成婚那天乘船去男家(夫婿家)途中投河自尽,当地乡亲怜悯该女子的不幸,为纪念此女的抗婚精神,就将女子投河的这条浜改称新娘子港。
大顾家宅在长园村东。明弘治年间,顾氏从大圣寺迁来,宅以姓名。南有瞿家港,北达妙境港,东西有长园路。
徐家宅在长园村东北。徐氏于明弘治年间从黄楼迁来,建宅定居,因姓名宅。宅北濒妙境港,南至瞿家宅,宅中有长园路穿过。
张家宅在长园村东南。张氏于清初从河南迁来,宅因姓名。南靠瞿家港,北有长园路。
南长园沟在长园村南部,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顾邦宪见此处有园沟长里许,天然独特,实乃罕见。顾宅建就以此为地名。沟之南岸。宅南有瞿家港,宅中有中心路。
北长园沟在长园村中部,与南长园沟同属郝家生产队。因在长园沟之北,故名。宅中有中心路穿过。
沈家圈在长园村西南。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沈氏从南汇六灶迁来。宅村四面环水,故名。北濒瞿家港,南临杨家港,西有横沔港路,西南有川沙轴瓦厂。
曹家宅在长园村西南部。相传曹氏从山东曹县逃难至此,至今已传十九世,因姓名宅。宅南瞿家港,西通横沔港,北抵妙境港。
曹家宅小宅圈在长园村西部。曹杏楼从曹家宅分宅至此,宅四面环水,故名。西临横沔港,南通妙境港,东抵横沔港路。宅中有孙桥木器厂,孙桥造漆厂。
曹协昌在长园村西北。清末,曹氏于孙桥设立“协昌”轧花厂,故宅名曹协昌。西临横沔港,北有新娘子港,宅中水泥路通横沔港路。
王家宅在长园村中部。清末成宅,因姓名宅。东有中心路,南抵长园路,北靠妙境港。宅东有长园电线厂、川沙轴瓦厂。
黑家宅在长园村中部。相传乾隆初年,有一“黑人”(皮肤黑者)来此定居,外村人将其居称为黑家宅。黑人其实不姓黑,黑家宅亦无一人姓黑,但其名称仍得以流传。北靠妙境港、南达长园路,西接中心路。宅西即川沙轴瓦厂。
秦家宅在长园村中部。乾隆年间,秦氏从山东迁至南汇周浦,其后分支到此定居,因姓名宅。南至妙境港,中心路宅中穿过。
四美桥在孙小桥镇南瞿家港和横沔港口。相传三百年前,此处无桥,行人靠小船渡江交通。横沔镇上有一富户生有姐妹4人,见行人来往不便,出资助乡民在此建桥一座。乡民甚为感动,就将此桥取名四美桥以示纪念。
中心村
瞿家宅在中心村北部。清咸丰年间,瞿氏从瞿家港迁来,宅以姓名。东临中心路,北通牧场沟,南抵三灶浜。
吴家宅又名亭子圈,在中心村北部。咸丰年间,吴氏从吴家嘴角迁来。吴家宅和艾家坟相邻,艾家坟内有两座亭子,邻里习惯称吴家宅为“亭子圈”,水陆交通有三灶浜、川北公路。
沈家宅在中心村北部。咸丰年间,沈姓迁来此地,宅以姓名。东有中心路,北达三灶浜。
北顾家宅在中心村南部。顾姓于清末从大圣寺迁来,宅因姓名。有中心路、寺前港。
艾家圈在中心村东北部。明万历年间成宅。艾可久后裔从上海城南艾家弄迁来,因姓名“艾家圈”。有三灶浜和三灶浜路。艾家祖坟在孙桥种畜场,今废。事详人口编、文化编。
养正在中心村东北部。形成于清末。村中王氏较多,另有徐、龚、周三姓。川沙最早的小学“养正”小学堂设立于此地,地名由此。宅内三灶浜、三灶浜路为主要通道。
北奚家宅在中心村西部,孙小桥镇东。清初成宅,因桥南有奚家宅,故相对而称“北奚家宅”。西倚横沔港,北滨三灶浜和三灶浜路。
太原在中心村东部。雍正年间,王氏从山西太原迁来。因不忘祖籍,故以“太原”为宅名。宅内流经丰收河。
王家宅在中心村东部。王姓于雍正末年从山西太原迁来,宅以姓名。西濒团结河,南临丰收河。
顾家宅在中心村东南部。宋绍兴年间已有古聚落。元年,顾邦宪避难隐居此地,晚年建大圣寺,故又称为“大圣寺头顾家宅”。此宅实为孙桥大姓顾氏始迁祖居住地,是本地区顾氏之“鼻祖”。宅西有中心路穿过,南达黄龙港。大圣寺,事详见文化编、人物编。
南王家宅在中心村南部。清初成宅,宅因姓名。中心路横贯宅中,南达新娘子港。
南奚家宅在中心村南部。清道光年间,奚姓从孙小桥镇奚宅迁来,因与老宅相别而称“南奚家宅“。东濒中心路,南至新娘子港,北达黄龙港。
蔡家宅在中心村南部。清初,蔡氏从十村蔡家弄迁来,因姓名宅。宅东有中心路。
奚家宅在中心村西南部。乾隆年间成宅。因姓得名。宅前有寺前港。
南蔡家圈乾隆年间蔡姓从十村蔡家弄迁来,筑宅于小横沔港东岸、左临永德桥,三面环河,因名“蔡家圈“。宅西有机耕路。
南周家圈在中心村西部。乾隆年间成聚落,地在周家圈之南,并四面环水,故名“南周家圈。宅西有机耕路,南有水泥路。
蔡家圈在中心村西部。明洪武年间成聚落,此地三面临水,故名“蔡家圈”。有横沔港、丰收河。
黄家宅在中心村西北部。明永乐初,黄翠岩从新港迁来,聚族而居,以姓名宅。宅南至曹家沟,北达三灶浜路。
艾家宅在中心村西北部。道光年间成宅,宅因姓名。有三灶浜、三灶浜路。
周家圈在中心村的中部。道光初年,周姓从施家宅迁来建宅,四面临河,故名周家圈。北有三灶浜路,东达中心路。
环东中心村(四灶村、三灶村、桥弄村)
郭家宅在四灶村东北部。清咸丰年间,郭姓从南汇下沙迁来。宅因姓名。后部分村民迁居新村。
姚家宅在四灶村东北部。乾隆年间形成,崇明森林开发区,宅以姓名。有川北公路、唐陆公路在本宅相交。南通四灶浜,北倚川杨河。
王家宅在四灶村西南。咸丰年间,王姓从青浦迁来,宅因姓名。宅居川北公路与四灶港之间。王家宅又名王恒昌桥,王姓从青浦迁来后在此开店,店名“洪昌”。四灶港上有南北向桥一座,后人音讹传讹,习惯叫成了“王恒昌”桥。川北公路通车后,王恒昌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桥。
蔡家宅在四灶村西南部。民国11年(1922年),蔡姓由十村蔡家大院迁来,宅因姓名。宅北川北公路,宅南四灶港。
王家费家新村在四灶村西。开挖川杨河时,由王费两姓迁入规划新村,故名。宅前有川北公路经过,宅后有界沟流贯。
庄家宅在四灶村西部。前临川北公路,在四灶港北,故又名北圈宅。同治年间,庄小圣兄弟五人始在此地建房定居,宅因姓名。
郭家新村 在四灶村中部。1978年夏,由村规划建成。地处郭家生产队,因名。宅前有川北公路;东西有小河与川杨河相接。
宋家宅在四灶村中南部。民国初,宋氏昆仲从三灶迁来,因姓名宅。宅南川北公路。
宋家宅在三灶村东北。乾隆年间宋氏从本村砖汰江始来定居,宅以姓名。16户,上海崇明个人独资企业,71人。宅村三面环水,北通川北公路。
新村宅在三灶村东北。原名北诸家宅,1977年规划为新村。界沟、宋家、南诸家宅部分村民迁入。名“新村宅”,所居均为新楼。东有道路通川北公路。北靠近四灶港。
界沟宅在三灶村偏东。成宅于清初,原为陆姓聚居,后向南延伸为新老二宅,中有界沟,故老陆宅为界沟宅。北至四灶港,南至界沟浜。
陆家宅在三灶村东南部。康熙年间,陆姓从界沟迁来。因姓名宅。西达三灶,北通川北公路。
张家宅在村东南部。乾隆年间成宅,因姓成名。北濒界沟,东与陆家宅毗邻。
毛家宅在村西南部,咸丰年间毛氏从浦西逃难至此,独姓成宅,宅以姓名。宅三面环水,仅南端一堤通往来。宅前有中心路,水路有三灶浜。
西顾家宅在三灶村西南部。光绪年间,顾姓从桥弄村老宅迁来,地处老宅西,故名。水陆交通有三灶浜、三灶浜路。
东顾家宅在三灶村南部。乾隆年间顾氏从桥弄迁来,因在老宅东,故名。宅南有三灶浜和友谊河。
蔡家宅在三灶村西部。乾隆时蔡姓从四灶迁来。因姓名宅,宅北有川北公路(华夏路)。
东庄家宅在三灶村中部。明嘉靖年间庄氏从松江逃难始居浦东。后在老宅东侧建新宅,故名。南界沟浜,北有川北公路。
史家圈在三灶村西部。康熙年间,史可法后裔来此定居,宅地三面临水,故名“史家圈”。宅南有路,水路有三灶浜。
西庄家宅在三灶村西北部。清初成宅,建宅时,因在老宅之西,故名。宅后有四灶港和川北公路。
周家宅在三灶村中部。周氏于明万历年间从四团仓迁来。宅以姓名。
顾家宅在桥弄村北部。顾姓于清末从昆山迁来。因姓名宅。交通南有三灶浜路,北有三灶浜。
东宋家宅在桥弄村东部。宋姓于清末从砖汰港迁来。因姓名宅。宅南沿丰收河通中心路,北侧即三灶浜路。
陈家宅在桥弄村中北部。陈姓于清末从黄楼迁来,因姓名宅。北有三灶浜,三灶浜路横贯宅中。
瞿家宅在桥弄村东部。乾隆年间成宅,因姓名宅。宅南有丰收河,三灶浜路从宅中穿过接塘川公路。
钟家宅在桥弄村东南。清末形成,因姓名宅。腹地有丰收河和三灶浜路。
孙家宅在桥弄村东南。明万历末年,孙姓从三林塘迁来。因姓名宅。南靠新娘子港,有路与三灶浜路衔接。
奚家宅在桥弄村西南部。奚氏于万历年间从沈沙港迁来,因姓名宅。水路丰收河从宅中穿过。
宋家宅在桥弄村中部偏西。乾隆年间形成,宅因姓名。清末曾建宋家天主堂于此。宅北有丰收河,宅前有路接三灶浜路。
严家宅在桥弄村东南部。相传清末严姓始从严桥迁来建宅,宅边有参天白杨一棵,故又名白杨里。水陆交通有丰收河和三灶浜路。
桥弄里在桥弄村西南。清初顾姓从昆山迁来定居,宅前有弄至寺前港,建有桥,故名桥弄里。北有三灶浜路。
钱家宅在桥弄村北部。钱氏于清末从孙桥老钱家宅迁来。因姓名宅。宅东的南北通道与三灶浜路衔接。
胡家宅在桥弄村西部。清末,胡伯斋后裔由唐镇迁来,宅因姓名。
沈家宅在桥弄村西部。清末,沈姓从西沈家宅迁来,宅因姓名。宅中通道接三灶浜路。
顾家宅在桥弄村西北。清初,顾姓到此定居,开设染坊,因此又称“染店宅”。南有三灶浜路,西通川北公路。
北孙家宅在桥弄村西北。同治年间,有孙姓道士从南汇下沙迁来。因姓名宅。北侧有三灶浜路。
吴家宅在桥弄村西北。明隆庆中吴氏从殷浜“野倭子桥”迁来,宅以姓名。1930年,吴庆昌曾在此建桃园,取名“大本园”。抗战后期,桃园衰落,事详农林编。
北奚家宅在桥弄村中部。光绪年间成宅,因姓名宅。北靠三灶浜路,水道有丰收河。
十村村
团结宅在孙桥十村东部,清乾隆年间蔡姓已在此聚居,清末黄、杨等姓相继迁入,为和睦相处愿望,故名团结宅。1990年塘川路拓宽改道,穿过宅中。北有川杨河,附近原有蔡姓宗祠,旁有大银杏一株。
高木桥在十村西南,清末建高木桥一座,跨横沔港,宅以桥名。分南宅、北宅,蔡姓较多。高木桥已于60年代改建水泥桥,西堍傍沪孙公路。
十村宅为“十村”村委会所在地。1950年土改时属四灶乡十村,故名。宅内有蔡、丁、黄等姓氏居住。宅边有中心路与川北公路(华夏中路)相交。
火烧牛眼树在十村高木桥生产队。传说古时曾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附近村民多灾多病,问仙(迷信)说是银杏树成精作怪。村民恨之入骨,纵火焚烧了古银杏,故名。
丁巷在十村西部。道光年间,丁姓始居于此,因姓名宅。川北公路在宅前穿过,横沔港流经宅西北接马家浜,通川杨河。宅西横沔港原有万粟碌石桥,后拆建铁桥,又改为公路桥。
蔡家弄在十村中部。明景泰年间,蔡氏三兄弟从福建迁来。道光年间蔡氏后裔在济阳桥北岸建宅,中有夹弄,“蔡家弄”由此得名。有川北公路横穿宅中。
艾家宅在十村北部,艾姓从“艾行桥”分宅而来,宅以姓名。川北公路(华夏中路)在宅前经过,水路有川杨河、团结河流经。
张江栅集镇
吕浜南村在张江镇东部。老镇区吕家浜南侧。相传龚家南街、糖坊街始建于明隆庆年间。80年代在江东路的180户平房改建为二、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1.14万平方米。江东路在村中部通过。西靠马家浜。
吕浜北村 在张江镇东部。老镇区吕家浜北侧,村内今新东街、北街、西新街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分别曾隶属张江镇居委和瞿家村民委员会。西靠马家浜。
古桐新村在张江镇西部,新镇区吕家浜南岸,村名取自张江的故称“古桐里”,1986年疏浚吕家浜,沿浜30户居民拆迁建房于此。20世纪80年代末建成此村。隶属张江镇居委会。村占地面积12.52万平方米。东靠马家浜。
东站新村在张江镇西部。80年代形成。1990年川北公路5层商住合用楼建成。新村占地面积10.53万平方米。曾隶属张江镇居委会。张江(栅)镇事详见镇志其他各编。
概述第三篇人口姓氏

#p#分页标题#e#

第三篇人口姓氏
概述
姓在最早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各部落的代号,以后慢慢演变为家族的标志。在历史的长河中,姓氏与每一个人进而与整个社会都息息相关,由此产生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出自商代的甲骨文。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姓氏渐渐的多了起来。每人姓氏都有其来源和发展的历史,不同的姓氏又有不同的源流。自北宋开始,镇域内的姓氏文化,历经宋、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亦已有了千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根据2003年资料,镇域内计有279姓,人口数超过2000人的前五位依次是张、顾、王、陈、陆。另有沈、赵、徐、孙等15个姓氏人口超过千人。其中有张江(张江镇的始迁祖),有南史北唐东周西钱和艾、庄等著姓,均是镇域内的名门望族。
自北宋建隆庚申(960年)有长人乡以来,张江的历史已逾千年,从人烟稀少繁衍发展到21世纪初,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早期的人口数据已无从考查,宣统元年(1909年),长人乡二十保的人口已达11388人。至民国37年(1948年)编并保甲,张江乡、远北乡、迴澜(殷浜)乡等属张江镇域的人口总数已达3万人左右。2002年,全镇户籍人口5.1万,更有几万流动人口因开发浦东、聚焦张江而暂住镇域内。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至60年代初,人口出生达到最高峰,镇域内人口大幅增加。出生率达40‰。60年代起,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行计划生育》的指示精神,当时的公社成立了负责计划生育的机构推行落实了计生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70年代后期开始提倡晚婚优育,只生一个孩子。至90年代,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以下,自然增长率更是一度负增长,计划生育率十多年来一直在99.5%以上。
第一章人口规模
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一节人口溯源
数百年前,浦东(川沙)境域尚未建县,地属苏州府华亭县管辖。张江境域(包括张江、孙桥)为长人乡十七保、二十保辖地。唐宋年间,这里乃是一片盐碱荒田,仅有少量土著居住。其后,南宋、元代,战事连绵不绝,北方士人为避战祸兵乱,著姓望族挈家带口大规模南迁,致镇域内人口渐次增多。如秦少游后裔,就是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为躲避战乱由江北逶迤再三迁至浦东定居。顾氏始迁祖,元代当山孤峰提点,会运粮海道,遭飓风所散(失事),遂弃官携子隐居长人乡十七保十五图沔东,以后子孙繁衍。明初,浦东涨土(长江冲积泥沙)日增,启东、海门、崇明等地的垦荒者也陆续来此定居。张氏始迁祖张江,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3年)移居长人乡二十保吕家浜畔古桐里,置栅防卫,子孙聚族而居成集镇。另有陆氏、钱氏等,大多也是元末、明代从外地迁来,至万历、天启年间,张江孙桥两地,已有集镇,周边聚落村宅渐多,人口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惜乎川沙在清嘉庆建厅前无人口资料,即便川沙抚民厅建立后,由于历史资料残缺不全,乡保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乡域忽大忽小,所载人口资料也难以说明增减变化之详情。但张江地区人丁兴旺,已是不争事实,如史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江栅已有商家店铺二百余家;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镇域北部(长人乡二十保23图)有杨氏居此招商集夥,渐成新兴集市,后遂名杨家镇;差不多同时,秦氏在镇南部建舍创市,兴业成秦镇。
第二节人口变化
清宣统元年(1909年)筹办自治,由城镇乡地方自治筹备处按学区调查户口。其时二十保3、6、11、13、20、23图计2577户,11388人(其中男5604人,女5784人);12、14、27、28、29图计2180户,10655人(其中男5453人,女5202人);8、10、21、22图计1573户,6766人(其中男3500人,女3266人)。此次户口调查,当属张江(包括孙桥)地区较早的人口资料。其后,民国35年、36年期间(1946~1947年),实行新县制,裁区并乡,又有一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殷乐乡(改名迴澜乡)有2044户,10099人(其中男4742人,女5357人),是为孙桥地区较早较完全的人口资料。张江镇二十保二百O九甲,有2171户,10035人;立德乡二十保,一百九十甲,有2020户,8835人(其中男4099人,女4736人)。民国37年(1948年)编并保甲,张江乡查得户口4883户,远北乡3304户,迴澜(殷浜)乡2692户,立德乡资料阙如。此时,镇域人口总数约在3万人左右。
1950年6月,江苏省从南汇县划入川沙县29个乡,其中有9个乡属镇域范围。9个乡7662户,人口总数为37584人。(另一资料显示数据不同,一并列入下表)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孙小桥人民公社地区有3894户,14250人;张江人民公社地区有5394户,21471人。
至1992年撤川沙县成立浦东新区前夕,孙小桥乡有6274户,21126人,张江乡有7782户,24808人。
1993年1月,撤川沙县,建立浦东新区,孙桥、张江两乡(镇)同时归属浦东新区。孙桥乡(镇)面积22.9平方公里,行政建制辖13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张江乡(镇)面积19.12平方公里,行政建制辖12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1993年,孙桥乡总户数6781户,人口总数21094人;同年,张江乡总户数7782户,人口总数24808人。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进程的加快,张江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孙桥农业高新技术加工区的相继成立,张江地区两乡(镇)的土地不断(被征用)减少,行政建制不断缩编(撤村撤队),至2001年底,张江镇、孙桥镇“撤二建一”,辖21行政村、7居委会、141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张江镇有16974户,50936人。但由于外来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总数比以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p#分页标题#e#

1950年6月张江镇域分乡人口统计表
地  区户  数人口数地区户数人口数横东乡9643994张江乡12765379三桥乡8263961新桥乡9214021新立乡8933769四灶乡(1400)1628(7000)5782马浜乡5933349三灶乡殷浜乡7896111备注:三灶、四灶两乡无确数,资料备考。

#p#分页标题#e#

1958~1992年张江镇域分乡(镇)人口统计表
年份孙桥张江两乡(镇)合计数户数(户)人口(人)户数(户)人口(人)户数(户)人口(人)19583894142505394214719288357211959396914326520020747916935073196040531561156472263197003824219613877148214314166228191314431962418415849445716823864132681196342131646945551754687683267219644250162744532173018782335751965413016480452317322865333802196641101643945371771286473415119674185168464499177198684345651968(无统计 资料)1969420316675488

 
 
 
   


https://www.chongmingkaifaqu.com/xinwenzhongxin/kaifaqu/1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