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崇明政要

崇明政要

崇明全区53家菜场,究竟怎么样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0-23 09:08:24点击:28
地面没有污水,摊位整洁有序、环境敞亮、没有异味。这是崇明全区53家集贸市场目前的状况。市民评价:环境清爽、菜新鲜、价格公道。而5年多以前,这些集贸市场却是参差不齐。改变,来自崇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的攻坚行动,来自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些年来,崇明投入超过3亿元改造、新建集贸市场,努力为老百姓营造更规范、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


  图方便也讲质量


  几年以前,天峰菜场环境差强人意,还有其他一些弊病。之后,管理有了改善,但落后的硬件成了“硬伤”,老百姓的买菜体验并不好。借创城东风,去年8月城桥镇对它进行了改造,11月14日重新开放,配套设施、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摊位布局进行了优化,方便市民买菜的同时,留出了更多空间。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焕然一新”。


  “现在进来亮堂堂的,环境舒服多了。”来买菜的陆亚芳说,这里以前叫北门菜场,30年了,后来改叫天峰,“以前光线暗,地上脏,菜的品种也少,改造后真是大变样了,变得清爽了、高档了。”陆亚芳说,“老百姓买菜,既图方便也讲质量。这就是我喜欢来这里的原因。”


  “目前我们有68个固定摊位,近1800平方米经营面积。蔬菜、肉、禽、蛋、水产、豆制品、干货都有。”菜场负责人施陆军说,这里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有服务台、公平秤、医药箱、饮用水,还配了台洗地机,及时快速地清洗地面污水。“新崇、北门、城中、川心街社区的很多居民常来买菜,也给我们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施陆军说。


  如何真正让市民满意?崇明动了很多脑筋,花了很多工夫。每月,区创城办组织监管部门、市民巡访团,对全区53家集贸市场进行督查、测评,通过专业手段和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每年度评出12-16家“市民最满意的集贸市场”,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公示。对不达标的,则要求限期整改。几轮下来,测评分数、市民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改善购物体验


  老百姓口中所说的“高档”,不仅是对菜场环境、买菜体验的肯定,还指开启“智慧模式”这件事。就拿天峰菜场来说,每个摊位都安装了电子屏,向顾客公开菜品、菜价等信息。摊主亮证上岗,营业执照、健康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全部在电子屏上显示。


  “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追溯。就拿买肉来说,顾客可以通过扫描,清楚地知道在哪个摊位买的,肉又是来自哪家厂商。”施陆军说,这个追溯系统与崇明区级平台的大数据共享,以便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随时查询监督。


  “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农药残留、瘦肉精等指标,以及是否有注水肉等,检测结果及时公示在市场醒目位置。如有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立即下架。”施陆军说,规范准入条件,加强源头管控是把好食品安全关的关键,而所有这些环节,都融入了智能系统之中。


  天峰菜场升级改造,得实惠的不仅是老百姓。“条件改善的不是一点点。”经营户万亮付在这里卖水产20多年,亲身经历了菜场的各种变化。“现在连冰柜都升级了,不但保鲜效果好,还方便我们把产品展示给顾客。”


  “升级”的不止天峰菜场一家。2015年至今,崇明结合实际和老百姓需求,新建改造了天峰、建设、裕北等十多家集贸市场,其余集贸市场的改造,也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列入计划。


  未来城市的窗口


  菜场不但是服务窗口,更是形象窗口、民生窗口,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建设农贸市场在建设镇上,是一家农村菜场,它和城区菜场有所不同:这里多了些农民自产自销的摊位;上海人喜欢来这里逛。菜场立足当前实际,加大了管理力度,抓两个关键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


  “保持好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顾客。”菜场负责人张士达说,2016年改造后,菜场下大力气提升环境,保洁员从1人增加到7人。建设农贸市场还设了一些自产自销摊位,附近农民自留地种的菜吃不完,拿出来卖。“这些摊位主要照顾七八十岁的农民。”张士达说,普通摊位的菜、自产自销的菜都会被送去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农民自己种的,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上海市民知道崇明生态好,就是冲着农民的菜新鲜、好吃来的。”


  面向未来,崇明将打造“生态集市”“城市农场”。就拿刚刚通过项目审批的新河镇“富盛广场”来说,将打造一个生态服务综合体,包含菜场、银行、超市、健身中心、社区服务、为老服务、党建服务、文化中心等功能;景观设计上,融入城市花园、微气候水景、苔藓景观等,以此增加综合体活力与市民的参与性。


https://www.chongmingkaifaqu.com/xinwenzhongxin/zheng/4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