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崇明政要

崇明政要

世界各地的鸟儿为崇明代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0-23 09:08:18点击:28
今年4月5日,由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的带有编码“E94”的大滨鹬被鸟友在我国福建省的厦门市目击并拍摄到了清晰照片。无独有偶,2月18日东滩保护区收到迁徙路线上的国际友人来信,一只佩戴东滩保护区环志的大滨鹬在斯里兰卡一保护区内被Debunkur Biswas先生拍摄到,编码为“H29”,这两只大滨鹬都是2014年在崇明东滩环志的成年个体。在世界各地,崇明东滩“籍”鸟儿被观测者和鸟类爱好者发现。


旅居东滩的大滨鹬


其实说崇明“籍”并不准确,因为大滨鹬并不出生繁衍在崇明。大滨鹬是鹬科滨鹬属鸟类,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冬季至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并远及澳大利亚。其体长26-30厘米,系滨鹬中个体最大者,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横跨南北半球的迁徙之旅中,崇明东滩是重要的停歇地,并恰好位于迁徙路线的中间位置,距鸻鹬类越冬地澳大利亚5400-6000km,距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繁殖地3000-6000km,是许多鸻鹬类迁徙途中的必经之地。


既然来过,这座岛屿就是它们的另一个家,许多鸟儿都有“崇明户口”——科研人员亲手给它们戴上环志标记,尤以鸻鹬类为主。


据相关负责人吴巍博士介绍,鸟类环志是指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鸟环由镍铜合金或铝镁合金制成,上面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信箱号)和鸟环类型、编号等。一般把环戴在鸟的跗蹠部或胫部(脚环),戴环后即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在统一设计的专用记录纸上,然后放飞。通过回收环志鸟,可以了解候鸟类迁徙的行踪、年龄以及种群数量等宝贵资料。


“雁飞旧道,燕归故巢”,人类对候鸟的迁飞一直很感兴趣。相传2000多年前,吴国宫女就曾以红线缚在家燕跗蹠部,观察其返巢的习性。厦门、斯里兰卡发现的大滨鹬右脚上带着一个上黑下白的环志标记。“这个特有的颜色标识就代表鸟儿是我们崇明东滩做过环志的。”吴巍表示。


“旗标目击,对于研究环志鸟类的迁徙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地目击到曾在崇明环志的鸟类说明两件事:一是迁徙的鸟儿喜欢在崇明东滩落脚,二是东滩保护区的科研人员投入的大量工作取得回报。


为鸟儿提供更好的落脚之地


“每只鸟的迁徙路线都不同,要根据身体状况和天气好坏来决定,中间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迁徙的鸟儿一定会选择环境好的地方落脚。为此,东滩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下足了功夫。


近日,保护区检查组查看了2019年药剂喷施后的互花米草药剂处理区域,发现有部分互花米草复发。检查组对复发的互花米草进行现场定位、并进行影像资料收集和采样带回。保护区管理处科技信息科将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联系华东师范大学专家指导如何更有效地处理治理区域内的复发互花米草,提高灭除率。与互花米草的“斗争”,一刻也不能停。


由于目前保护区内新繁殖的幼鸟较多,经常会穿越道路,因其个体小,不善飞翔,且羽色接近周围环境,不容易辨认。针对这一情况,管理处管护执法科贴心地印制了“特别提示”,张贴于各道口的告示栏,并对进出各道口的车辆进行宣传告知,要求进入保护区的车辆限速在40公里/小时以内,并注意避让路边、路面活动的各类野生动物。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细心维护,近年来,东滩湿地环境越来越好。“衡量生态环境好不好,就是要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崇明正在努力成为“鸟飞鱼跃”之地。刚刚过去的冬季,在东滩保护区越冬的小天鹅数量达到了560只,是保护区开展水鸟调查以来的最高记录。


4月是崇明东滩候鸟歇脚过境的高峰期,而今年4月11日至17日也是第39届上海“爱鸟周”活动期。本届上海活动主题为——禁食野味给“羽”生命珍爱,革除陋习彰显文明“申”态。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上海市林业总站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线上宣传为主的“爱鸟周”活动。不仅仅是自然保护区,市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呵护鸟儿。


2014年在崇明东滩被环志,2020年在全球各地被发现,六年的时间不算长,戴着旗标的大滨鹬已来回飞越几万公里的行程,而崇明的生态之路也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去走。“绿水青山”非一日之功,大自然精灵的出现是最好的肯定。飞鸟歇脚休憩是为了之后的振翅翱翔,对崇明而言,对环境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这座岛屿的未来。


https://www.chongmingkaifaqu.com/xinwenzhongxin/zheng/44355.html